【健康报】青少年每日活动应至少1小时
2018-02-09 浏览( 来源:健康报 
 撰稿:杨静 夏琳
 摄影:

  本报讯(特约记者杨静通讯员夏琳)近日,国内首部《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在上海市发布。该《指南》由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牵头,联合上海体育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指南制作与评价中心合作完成。

  《指南》的主要目标人群为6岁~17岁的儿童青少年。在充分参考国际上28个指南推荐意见的基础上,《指南》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中国儿童青少年每天身体活动的推荐量:儿童青少年每日应进行至少累计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包括每周至少3天的高强度身体活动和增强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活动。《指南》还强调了久坐行为问题,指出即使达到推荐的每日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量,如果每天仍有较长时间的久坐行为,依然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指南》建议儿童青少年每日屏幕时间应限制在两小时内,并减少持续久坐行为。

  《指南》指出,身体活动有益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认知发展和学业成绩的提高。2009年,一项在上海市2200多名五年级小学生中开展的调查结果发现,中等强度和低强度运动的频率均与学业成绩存在正向相关关系,而且其相关性在学习成绩较差人群中比在学习成绩较好人群中更大。专家说,希望能够改变公众“身体活动和学业成绩难以两全”的误区,提醒学生和家长,牺牲活动时间争取来的学习时间,不仅牺牲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其学习成绩并不能起到促进作用。此外,《指南》对不同气候环境下身体活动和哮喘儿童身体活动等提出了建议。《指南》完整版刊登在《中国循证儿科杂志》上。

 

        原文链接:http://szb.jkb.com.cn/jkbpaper/html/2018-02/05/content_206708.htm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