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我国医学院首次开设器官捐献课程 专家呼吁更多师资力量共同加入
2017-05-10 浏览( 来源:上观新闻 
 撰稿:黄杨子
 摄影:

  哪些学生可以参与该课程?以交大医学院为例,今年秋季开始,将面向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开放器官捐献选修课程,每学期18学时。

  如今,器官捐献与移植领域的医学专业人才规范化培训已经成为提高各国捐献和移植率的关键因素之一。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我国公民的器官捐献率从2010年的0.03%增长至2016年的3%,达到百倍增幅。那么未来,我国器官捐献事业还将发展至怎样的高度?我们需要怎样的器官捐献人才?

  今日,中欧器官捐献领导力培训和专业技术输送计划(KeTLOD项目)正式在沪启动,作为欧盟伊拉斯谟+计划之一,该计划由欧盟委员会资助,将汇聚中欧高等教育领域和器官捐献移植领域专家,开展专业技术输送,开创器官捐献领域教育先河。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器官捐献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专业人才始终缺乏。1991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率先启动器官获取教育项目(TPM),如今已培训了超过百个国家与地区的万余名医学专业人员,这一次,他们走进中国。

  “中国是一个有着完全不同背景与文化的国家,基于自身独特的文化与社会准则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器官捐献与移植系统。”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员弗朗西斯表示,“如今在如西班牙等国家,器官捐献率为40%,但我们知道,在中国这样以儒家文化占主导的国家,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年2月,中国国家器官捐献和移植委员会主席黄洁夫受邀参加了“反对器官贩卖全球峰会”,他在会上表示,作为WHO成员国,中国决心打击器官贩卖。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超过9900 例,去年全年,我国实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4080例,在全球器官捐献绝对数量中排行第二。

  “如果让我说理想的器官捐献率,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其达到2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副主任医师、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陈小松笑言,“然而要想走得更久,则必须在器官捐献领域进行规范化的人才培养。”

  据悉,本次KeTLOD项目依托于医学院的研究生课程,主要将在全国7家大学及附属医院落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仁济医院、首都医科大学与北京佑安医院、昆明学院与昆明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武汉大学与中南医院、第二军医大学与长海医院、南昌大学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广西中医药大学与三〇三移植医学研究所。

  哪些学生可以参与该课程?陈小松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以交大医学院为例,今年秋季开始,将面向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开放器官捐献选修课程,每学期18学时。

  他同时坦言,该计划仍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我们尚缺乏统一的教材,希望能引入欧方的先进经验转化成教材,同时在其中归纳出适用于中国社会的经验;其次,我们不知道是否会招收到足够多真正感兴趣的学员,未来能致力于器官捐献事业;第三,国内相关领域的师资力量还是比较缺乏,目前在交大医学院开设的课程仅确定3名老师,因此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兄弟单位一同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来。”

 

  原文链接:http://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52624&time=149432426827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