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医学青年的奇思妙想
2016-04-18 浏览( 来源:上海科技报 
 撰稿:吴苡婷
 摄影:

  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进一步培养医学青年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科技能力、学术精神和人文素养,积极引导其投身学术科技实践活动,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师生科技创新开展得如火如荼,优秀发明层出不穷。日前,上海交大医学院懿德杯创新大赛落下帷幕,涌现了不少颇具产业化潜力的优秀项目。

  “痛苦”逼出来的发明

  大鼠颈静脉置管装置是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孙文武同学研发的,轻松解决了给实验大鼠给药的难题。而这源于小孙痛苦的实验经历。

  孙文武告诉记者,在做课题过程中,有一项工作是给大鼠静脉注射药物,然后观察其情况。大鼠的尾静脉很细很难打,操作一次需要2小时,非常费力。孙文武为此深感“痛苦”,下决心要研发一种容易操作的方法解决这一困难。

  他发明的大鼠颈静脉置管装置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植入大鼠的颈部。现在,他10分钟就可以完成一次给大鼠静脉注射药物,大鼠死亡率也大大下降。

  便宜的脚踏呼吸机

  一台特殊的设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原来这是一台简易呼吸器辅助装置。发明人翁维吉是仁济医院神经外科研究生,只见他轻轻一踩装置下的气泵,气泵将压力传递给机械臂,促使机械臂挤压皮球,把球内的气体送入需氧患者的气道。这一装置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双手因长期挤压皮球而产生的酸痛甚至起泡,大大解放了医生、护士的双手。

  翁维吉说,医用呼吸机价格很昂贵,要几十万元一台,很多贫困地区都缺设备,所以会用手动呼吸机。曾经有个孩子坠楼,一个科室的12名医生轮流用手动呼吸机帮助孩子维持生命。这让他萌发了研制一种简易呼吸机的想法。这样的机器成本低,操作方便,可用于县级医院、社区医院、养老院、救护车、抗震救灾前线、野外急救等多种场合。

  简便快速筛选干细胞

  癌症细胞经常会侵犯人体骨骼,车祸也会让骨骼破裂,这时候就要做植骨手术。但是人造骨放入人体内,如果不放入干细胞,愈后效果不好,难以和原来骨头连为一体。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上海市骨科内植物重点实验室干耀恺副教授研发的自体骨髓干细胞快速筛选富集系统,采用多孔生物材料作为“滤网”,只需10—15分钟的循环过滤,即可使骨髓血中约86%的骨髓干细胞快速筛选富集,把干细胞放到植入部位。

  干耀恺介绍,这套系统免除了细胞培养、二期植入、二次麻醉、培养污染和一系列与伦理相关的问题,简便易行,有利于细胞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推广。目前已完成了60余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原文链接:http://www.duob.cn/cont/812/191404.html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