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无言礼赞”缅怀“大体老师” 沪台两地医学生向遗体捐献者表敬意
2016-04-05 浏览( 来源:青年报 
 撰稿:刘昕璐
 摄影:

  清明之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医学生与来自台湾阳明大学医学专业共40余名同学一起来到交大医学院里的慰灵碑前默哀,向“大体老师”致敬,缅怀那些不平凡的生命,向他们道一声感激。

  有些人在生命谢幕后,选择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他们被送进医学院,静待着初入医学殿堂的医学生们。“大体老师”又称“无言老师”,是医科学生对那些遗体捐献者的尊称。

  每年的四月,春风生杨柳;每年的清明,祭扫各纷然。已经是连续四年的清明节前夕,交大医学院都会举行“无言礼赞”追思纪念活动,以表达对“大体老师”的敬意,同时也感恩实验动物的贡献。清明那几天,总有一批又一批师生会自发地在学校里的感恩碑、慰灵碑前驻足,献上菊花。

  今年清明之际,来自宝岛台湾的一批医学生恰来沪交流,他们到访的第一站是上海交大医学院实验楼前的慰灵碑。碑上有8个大字:魂归自然,功留人间。他们和交大医学院的学生一起,换上白大褂,每人佩戴黄丝带,人手一枝黄菊花,行默哀礼。

  此前,一份调查显示,医学生在大学里最难忘的课就是“大体老师”上的解剖课。即使从医学院毕业多年,散发着福尔马林气息的走廊,对医生而言都是难忘的,因为那里曾有一个用身体教他们医学知识的老师。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你更让我们知道以后要为了谁。”这是许多大陆医学院学子对“大体老师”的感言。通过与台湾阳明大学医学专业学子的交流,大家发现,不同于大陆对遗体捐献者的隐私保护,台湾医学生对他们亲手操作的“大体老师”都挺熟悉。在根据逝者遗愿接受捐赠后,学子们会全班出动,利用假期前往捐赠者家庭,寻访“大体老师”的生平故事,并收集他们照片等资料。大多数家庭都乐意接受这种特殊意义的访谈,甚至接受邀请前往学校出席特别的公祭仪式。

  来沪前,台湾阳明大学陈嘉旻、陈彦廷等数百名医学生,就在学校大礼堂参加了隆重的“大体老师”公祭活动,集体向这一批遗体捐献人士表达追思之情。根据寻访所获的各人材料,他们不仅精心制作PPT,还将相片都打印出来,用以重新布置实验室外的两面“大体老师”纪念墙。对于不愿接受这一形式的“大体老师”,学生们则会在他的“留白处”上献上一首诗。

 

原文链接:http://app.why.com.cn/epaper/qnb/html/2016-04/05/content_287551.htm?div=-1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