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当医生再忙也不能只看病不看人
2015-11-10 浏览( 来源:青年报 
 撰稿:刘昕璐
 摄影:

  瑞金医院普外科医生费健昨天下午出现在交大医学院的一间阶梯教室里,他的出现开启了本学期交大医学院临床8年制大四学生《医患沟通》课的序幕。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将首次由新成立的瑞金临床医学院医学人文教研室的10名临床一线的医生,“组团”前来为医学生开课。

  不懂与病患交流 部分医生往往只看病不看人

  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近年来国内医患矛盾凸显,患者对医生普遍存在不信任甚至仇视的现象,伤医事件也频频发生。

  课堂上,费健医生与同学们分享了好几个医院中真实发生过的案例:明明应该用于非静脉注射的药物却直接通过静脉注射进了病患体内;病患需要截肢,作为医生你该怎样启齿?……好些“难题”逐一抛出,让学生们开始思考,原来面对病患开口说话,真不是件简单的活儿。

  费健坦言,过去,医学生在学校更多聚焦的是学习专业,教大家怎么看病,而缺失了“怎么看人”这重要一环。其实,所谓“医患沟通”课的核心是让准医生学会换位思考或者说是同理心。“医生仅从学术出发,就会有过于‘理性’的一面,我们就是要把现实中的案例分享给学生,教他们正确的处理方式,意识到问题的所在,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曾经,有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因病成为了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手术之后,他说:“当医生躺在手术台上,才能够正真理解患者的感受。什么是麻醉前的惶恐,什么是术后反应,什么是等待康复的焦急,只有经历了,才算理解。”

  在费健看来,有时医生往往“只见病难见人”,尤其在许多繁忙的科室,医生们难以顾及到患者们面对疾病及个人情况时的无助、痛苦和茫然。实际上,在他自己的行医经历中,也曾有一次刻骨难忘的医患交流——那是二十年前他与一位已经被治愈的老先生的会面。老先生在感激之余,也表示那次在没有遮挡的病床上放置导尿管的经历是他人生中最“耻辱”的事。

  10名一线医生 组团讲述与患者互动体验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交大医学院的《医患沟通》课从2012年起开课,面对的是八年制的大四学生,在他们即将进入临床实践前,通过课堂上理论、案例与模拟演练,将所学运用到后续的实践。几年来,学生们的课堂反应都很不错。

  此次升级版的课程,将首次由新成立的瑞金临床医学院医学人文教研室的10名临床一线的医生“组团”前来为医学生开课。费健说,由于本学期只有7次课程,因而将率先由其中的7名医生前来上课,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分享更多的故事和案例,推动准医生的人文素养的养成与积淀。

  一位钱姓学生在听了第一堂后很有启发,她说,没有想到有时可能是医生的不当举动会触及病患及家属的情绪,拥有一颗同理心对一名医生来说是可贵也是必须的。

  另据了解,学过《医患沟通》课的学生、住院医生在后期临床上医患沟通的能力有显著提升。

  [医学生调研]

  重视与患者沟通但提问方式有待提高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张煦等5名学生近日完成了一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评价”的调研,选取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实习生与住院医生共计400名左右。

  调研中,在医患沟通经历方面,“经常与患者沟通,有一些经验”者占71.2%,“偶尔与患者沟通,有一点经验”者占26.5%,“没有与患者沟通,无经验”者占1.3%,另有3人未填该项目。在沟通能力中,成绩描述总分得分最高分164分(100%),最低分41分(25%),中位数117分(71.3%),平均分116.9分(71.3%),标准差16.823。

  在医患沟通行为量表六个维度中,因素二(重视沟通和非语言交流)的得分最高。因素六(过程掌握)、因素三(信息告知)和因素一(信息获取)的得分差不多,医学生在这三方面的能力尚可。

  因素四(沟通意识)的得分稍欠佳。这里沟通意识主要注重于提问方式,比如不用逼问性、暗示性的问题,尽量使用开放性问题,不中途打断患者、给予患者足够时间思考等。在现今的医疗大环境下,也许医生的时间很紧张,患者的就诊时间很少,但是提问方式是可以改变的,不会花费很多时间。医学生在这点上其实还有待学习,还可以做得更好

  因素五(病情外关注)的得分最低。不过调研者认为,当今高速的医疗大环境使得医生很少有多余的时间去关注患者主要疾病之外的其他疾病,加上医疗行业向着高精尖方向发展,分科越来越细,这点也许越来越难做到。但是有些基本的、常见的、特征性的疾病信息医学生还是可以去注意的。比如治疗某些疾病时可以通过一些体征发现患者患有的全身性疾病;或者在给患者测量血压等生命体征时,发现患者患有的慢性病,这些对于患者的健康都是大有裨益的。

 

  原文链接:http://app.why.com.cn/epaper/qnb/html/2015-11/10/content_274081.htm?div=-1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