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事情再小,坚持就是伟大
2014-02-13 浏览( 来源:新民晚报 
 撰稿:易蓉
 摄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有一栋宿舍、教室合一的小楼,医学生完成基础医学理论的学习后要在这里进行临床学习,他们漫长的实习医生之旅从这里开始。下午1时,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2009级孙清磊从实习科室回到寝室,短暂休整之后打算出门吃个简单的快餐再回来整理论文,实习一年来,他已经习惯了各种高强度的作息。临床学习令孙清磊好奇、兴奋,也有疲惫和感动,于是他将实习中所见所想写成91篇日志,在记录自己成长点滴的同时,通过网络与更多人分享医学生的苦辣酸甜。  

  小孙的第一篇日志记录了实习首日的情景:内科血液科14楼的病房里,电视剧里实习医生一路小跑的景象出现了,跟着主治医生查房,笔记上记满了不知所云的半吊子笔记,老师说什么完全一头雾水!书本上的理论到了临床阶段开启了新的考验,每个病人、病症都不相同,理论化为实践并不简单。  

  在急诊室,生离死别的见证天天发生。一天半夜,一位病人的血压和心率骤降,在整整两个半小时里,孙清磊和带教老师轮番上阵抢救病人,每分钟100次的胸外心脏按压、呼吸球、强心针、气管插管,心电监护仪的红灯警报还是响起,病人离开了人世。摘下口罩,脱下眼镜,天花板的日光灯照得小孙一阵晕眩,汗水湿透了他的毛衣,感受着自己胸腔里激烈的跳动,却想到那位病人已不可能再感到心跳。  

  实习的日子里,孙清磊感受过病魔的残酷和医生的无奈,他真实地记录着医生们的生活,但选择把更多正能量的内容分享给大家。2009年进入医学院学习,距离小孙要正式成为一名临床医生,还要经过博士学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至少5年,漫漫医学路是否能坚持?在消化科,孙清磊看到一位80高龄的老医生风雨无阻不愿意错过科室每一次疑难病例讨论;在妇科,每天早晨7点半交班时总是能看到83岁返聘老主任的身影;九旬高龄的王振义院士依然会到病房查房、指导学生……小孙感慨:“生活有笑点有泪点,当坚持成为习惯,就算有一天忘记为什么也知道自己还会继续坚持。很多事情,哪怕再小,坚持一辈子,就是伟大!”

 

原文链接:http://xmwb.xinmin.cn/html/2014-02/13/content_3_4.htm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