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交大医学院实施班导师制
2013-05-10 浏览( 来源:新民晚报  文/易蓉 
 撰稿:雷雨
 摄影:

  

  

  漫长的医科生求学道路中,课业上的难题、职业规划的困惑、科研创新的辅导谁来帮忙?随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近日又一批来自医、教、研、管领域的带头人签约,交大医学院班导师队伍不断扩大,成为医科生的“引路人”。

  “大牛”担纲导师

  2010年底,交大医学院主页发布一则《用爱为学生导航——关于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施班级导师制的倡议书》,希望召集优秀教师担任医科生的“引路人”。上海交大副校长兼医学院院长、白血病发病学与治疗学基础研究组负责人陈国强率先报名,主动要求担任2009级临床五年制三大班的班导师。此后,19位课题研究组科研领军人陆续报名自愿加入班导师队伍。

  随着学生们的成长,越来越多优秀教师主动请缨加入班导师队伍。他们中不乏973首席科学家、特聘教授、学院院长、临床主任医师、海归科研新秀等等。这些学术科研的“大牛”,既要当好学生思想引领、专业导航、科研启发、创新激励的教师,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见缝插针交流

  自己的科研任务和日常工作本就已经不轻松了,要做好班导师又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医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副主任刘玮认为,“见缝插针”是导师需要练就的功夫。除了见面时的交流,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社交网络等都是师生交流的渠道,而其他的一些实践活动就利用平时的晚上和周末进行。

  博士生导师黄雷是2010级临床医学八年制班的班导师,报名时黄雷没想过自己要带的班级竟然有99个学生。黄老师向自己读高中的女儿请教,学着上人人网看看学生关心的话题。学业上的困惑找班导师,生活教务上的困难找辅导员,黄老师的学生们说“我们有一个辅导员姐姐,和一个班导师妈妈”。

  激发科研兴趣

  刘老师所带的学生是5年制医科生,大家更希望能够更早接触临床。因此,刘玮发动了自己的同学资源,把学生们分组送到各个医院的科室里去看一看,直接感受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临床上的运用,同时把临床问题带回来研究讨论。

  来自临床一线的赵庆华是第一人民医院的主治医师,他认为科研和临床相辅相成。他的班级每周都分组到医院见习,通过临床问题的反复切磋讨论调动起学生的科研兴趣。在他的帮助下,他班级的多名学生已经在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有4项获得国家专利。

  在交大医学院,95%以上的专职辅导员来自非医学专业,一些涉及专业领域的问题辅导员难以引领,班导师则能“传道、授业、解惑”。郑俊克即将成为新一批班导师,同样毕业于交大医学院的这位“学长”,希望将自己的医学道路探索经验和学生们分享。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