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细菌安插“内应” 假传体内“太平”
2012-09-26 浏览( 来源:文汇报 文/许琦敏 
 撰稿:宣传部测试
 摄影:

  安插一些内应,当前线发现敌人、传回求援信息时,让传令官对此视而不见……当细菌、病毒侵犯人体时,它们也会采用这招来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围剿。最近,上海科学家“识破”了细菌的这一招数,论文昨天在线发表在《自然·免疫学》上。

  当细菌进入人体时,其细胞壁上的内毒素,会刺激到人体细胞,人体细胞就会向免疫系统发出警报,要求迅速前来剿灭细菌。

  怎样才能躲避免疫系统的追杀,顺利侵入人体内?一些细菌、病毒就想出了一个高招:进入人体后,在第一时间,先向人体细胞内注射某种蛋白质分子,它与人体免疫细胞中原有的一些“主和派”分子长得很像——它会冒名顶替,假传“天下太平”的消息,使免疫系统疏忽大意,不去消灭入侵的细菌、病毒。

  经过长期对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的研究,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与同济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了这一现象。

  两年前,一次偶然的实验,健康所博士生严大鹏在戈宝学研究员的指导下发现细菌能够蒙混过人体的免疫系统,进而在宿主体内长期存活。于是,他们就沿着这条线索一路追踪了下去。

  他们的观察对象是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这种细菌非常“聪明”。当它进入人体细胞后,就会向人体细胞内注入一个名为Tir的蛋白,该蛋白其中一段的模样与细胞中的宿主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十分相似。

  在免疫细胞表面,存在两种蛋白分子片段,一种是ITAM,当识别出细菌时,会传递出“主战”信号,指示免疫系统赶紧前来抵御入侵;另一种是ITIM,当遇到正常外界信号时,它会传递“天下太平”的信号——而Tir蛋白中的一小段序列就会冒充ITIM,传递出大量“天下太平”的假信息,以掩盖ITAM传递的“主战”信号,这就使细胞不去激活免疫系统,从而帮助这种大肠杆菌躲过了免疫系统的追杀。

  “这种细菌是一种重要的导致腹泻的病原体,每年在发展中国家可导致几十万儿童死亡,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戈宝学研究员介绍,这种细菌进入肠道后,会钩在肠壁细胞上,使自己不被排出体外,时间一长,就会钩破肠壁细胞,导致难以治愈的腹泻。

  更有意思的是,科学家还发现,除了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等不少病原体,都具有这种策略。《自然·免疫学》杂志审稿人评价说,研究人员做出了非常出色新颖的工作,他们的发现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其研究结果给世人分享了一个非常有趣并具有说服力的科研故事。

  那么,细菌、病毒怎么会合成人体免疫系统的蛋白质分子序列?它们从哪里获得的?戈宝学说,可能是细菌与人体免疫系统长期共进化过程中产生的,这些具体的科学问题还有待更多研究加以解释。同时,这一新机制的发现为人类研发新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以及新型疫苗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靶点。

 

   原文链接:http://wenhui.news365.com.cn/ewenhui/whb/html/2012-09/25/content_56.htm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