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探索颅脑损伤“不治”困局
2011-11-09 浏览( 来源:文汇报 
 撰稿:应急万虹
 摄影:

至今,上海交大医学院第三人民医院冯东福教授的手机上,“询价”的电话不断,有民企老总,也有国外高校的科研团队。他们出手阔绰,看中的是“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在今年的“挑战杯”总决赛上,这个读来拗口的作品,不仅捧回了一个全国二等奖,还在比赛赛程未完的情况下,就被企业看中,与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学生签订了一份投资合作备忘录。
   
    这让指导老师冯东福“受宠若惊”。旁人不知,这个其貌不扬的机械装置,实则有十年发明路,期间还险些夭折。
   
  每年新增两万病例
   
    10月上旬,冯东福带着研究生李甲、孙兆良北上大连,参加“挑战杯”全国总决赛。相比工科团队展示的机器人、社科团队带来的调研报告,这支团队需要不厌其烦地向参展者解释作品名称——《角加速度和线加速度复合作用的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研制与应用》。
   
    “名称很复杂,但弥漫性轴索损伤,与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交通事故中的伤员、工地上失足的建筑工人,很多有颅脑重伤,不少就是弥漫性轴索损伤。”神经外科医生冯东福说,倘若把大脑中的神经细胞比作一个个小基站,基站四周延伸出的细胞触角就像一束束电缆轴索,为“基站”传送运动、记忆等“功能信号”。可有一天,轴索因外部突发的牵拉力量被扯断了,就会造成轴索损伤;如果断掉的轴索不止一根,并且分布在头颅各处,这就造成了弥漫性的轴索损伤。
   
    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例中,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生率约为70%,其中60%的患者会死亡,存活者大部分长期昏迷或成了植物人。在我国,弥漫性轴索损伤正以每年新增2万个病例的数量增长。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弥漫性轴索损伤甚至被视作“不治之症”。
   
    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一大原因是,缺少与实际相符的发病机制模型,疗效评估也难以跟进。
   
  寻制作公司四处碰壁
   
    此前,国际上对此类损伤的机制模型主要有两类:以撞车事故为例,一种认为是直线加速度撞击,相应模型被称为“线性加速度作用”;另一种认为个体是在翻转过程中受到冲撞,相应模型为“角性加速度作用”。不过,冯东福在临床中发现,国外现存说法与实际并不符,“大部分撞击受伤者其实同时伴有直线冲撞和翻转冲撞”。
   
    2000年,建构“加速度复合作用”模型的想法,在他脑中萌芽。作为硕士生导师,他开始和一群医学生扎进了机械制造的图纸中。他们设想,这个装置必须能在短时间内瞬间减速,造成冲撞,但考虑制造成本,还要确保装置“不报废”,适合反复实验。
   
    不过当他们带着设想找到制造设计公司时,后者频频摇头。“一个完全没有过的新产品,是否做得出来,做出来之后能否投入市场,这都是我们无法保证的。”冯东福回忆,“即便有企业愿意试做一个,光设计一张工程图纸就报价10万。”
   
    三年前,当听说“这个装置可能造福颅脑创伤者”,一个热心人表示愿意试做。历时一年,一台气动力学弥漫性轴索损伤模拟装置成形,动物实验由此开始。在研究团队看来,通过它构建出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力学环境,为深入了解该疾病的损伤机制、探索中枢神经系统的再生潜能、治疗手段效果评估,提供了可能。
   
  遭遇经费瓶颈
   
    目前,这台装置已经在上海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科研工作中投入使用超过一年,性能稳定。近两年,相关科研成果发表在《欧洲神经科学杂志》、《创伤杂志》、《神经科学》等多份SCI期刊上。
   
    今年参加“挑战杯”前夕,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周良辅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王正国教授,为这个作品写了“推荐信”。周良辅教授写道,该装置“为精确判断DAI(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动态监测、轴索损伤特异性药物研发提供了一个潜在、有用的科学依据。”
   
    与此同时,合作的洽谈请求纷至沓来。一名民营企业家称,可以尝试把它和汽车制造业结合起来,用来减少车祸造成的伤亡。日本东北大学则直接找到冯东福,希望购买这套装置,用于研究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治疗手段。
   
    不过,冯东福并不想卖出设备,在他看来,使用一年多,已经发现这个装置有许多需要改良的地方,而进一步投入科研,还是遇到老问题:经费瓶颈。
   
    “多年前,这个项目申请不到课题(也就没有经费),因为这往往被认为是‘空想’,所以得不到支持;现在我们发了文章、有了不少成果,但还是难以申请到课题、经费,因为别人会说,‘你们都成果累累了,为什么还要课题经费支持?’”一个奇怪的经费申请悖论,让冯东福感叹,医生最可能在临床中发现问题,但若要选择做一些临床探索,路不好走。
   
    医生直言,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到底谁能更快、更好地造福病患,这并不好说,但一边倒地支持一方,未免有失偏颇。

 

 

  原文链接:http://whb.news365.com.cn/jkw/201111/t20111109_3175970.htm

 


    
 

 

 

学院快讯

  医学院“组织员素质提升计划”专题培训举行
  医学院2023年教师教学大赛护理学院开赛仪…
  医学院钟清/曹木青合作团队在Nature Comm…
  医学院“思南健康学堂”进社区楼宇首站活…
  学指委举行辅导员“学分制、模块式”培训…

科研动态

  医学院钟清/曹木青合作团队在Nature Comm…
  口腔医学院蒋欣泉团队揭示骨骼发育中破骨…
  基础医学院刘俊岭和徐艳艳团队揭示血小板…
  Adv Mater | 公共卫生学院宋海云研究员合…
  基础医学院方超课题组发表Adv Funct Mate…

菁菁校园

  万荣做客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讲述《医…
  医学院2022级临五三班举行“桃李争妍人间…
  ​医学院闵行本科生团委“缤享春光,趣动…
  “匠·仁:医学史背后的科技力量”第二季…
  医学院第七届本科生TBA篮球赛顺利开幕

媒体聚焦

  【上海电视台】世界口腔健康日:牙齿脱臼…
  【新民晚报】交大医学院“久蔚”诊室公益…
  【文汇报】打造“健康大思政”,交大医学…
  【上观新闻】世界口腔健康日|交医附属九…
  【央视网】范先群:近视低龄化问题突出 …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