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新华医院儿科就诊秩序医患都满意
2010-08-19 浏览( 来源:新民晚报 
 撰稿:新民晚报
 摄影:

输液单子一天一开,专家“贴身”随时复诊——新华医院儿科针对高温时节患儿就诊特点,及时调整“开诊”“处方”策略,使得原本嘈杂而拥挤的就医环境大为改观。医生、护士有序处置病情,患儿、家长安心接受诊疗,医患双方均感满意。

孩子一发烧,家长“求”输液;输液处方一开3天,患儿家长来回奔波,病情变化并不掌握;一名患儿输液,两代长辈陪同,补液室水泄不通,人满为患……如此情形在所有儿科诊疗场所几成“常态”。据新华医院儿科临补室护士长童雪蓉介绍,即使不是在高温高峰情况下,平日这里就动辄一天能有800号以上的儿科补液量。“往日夏天,都会出现上午门诊开出输液单子的,下午三四点钟才刚刚轮到有座位打吊针的。”童护士长说。

 

打破输液常规

今年进入罕见的连续高温天以来,新华医院儿科在反复研判之后,出台了全新举措:门急诊医生开出的补液量从原来的一次3天量改为一次1天量。

儿内科副主任陈笋解释说,补液量“3天一开”似乎是个常规。但事实上,3天的补液量并不能很好地掌握病情的变化,有些患儿在补液当天情况就会明显改善,那随后两天患儿及家长就没有必要再奔来医院补液。而且,一般普通感冒造成小儿发热,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又是用抗生素无效的。现在很多患儿家长希望出现发热马上就用各种抗生素,似乎这样就“安全”了,其实抗生素既不能抗病毒,也不能退热,相反增加了医药费用,并有可能产生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所以除了补液“一天一开”外,对一些已明确没有必要补液的患儿,我们还要求医生多给家长作解释,帮助他们走出“一感冒就挂水”的误区。

 

增设“特别诊室”

为了更好地帮助患儿家长解决“第二天究竟是否继续补液”的疑问,也为了方便患儿复诊,新华医院儿科还在5楼的儿科观察室旁增设了一个“特别诊室”,由儿内科专门派出两名副主任医师,为当天补液结束后的患儿及时“评估”。如果患儿需要继续诊疗的,就当场发给家长随访门诊预检单,第二天可以到位于2楼的随访门诊去看病;如果不需要补液的,医生可以直接把口服用药开给患者,告知在家注意事项;如果患者病情有加重趋势的,则可以考虑收治病房。

最近半个月来,这里的儿科日均补液量为550—600人次,较平日补液量大为减少,对于真正需要补液的患儿说来,等候时间也大为缩短。加之补液室另有新规定:每名输液儿童最多只能有两名家长陪同,结果令补液室内的“总人数”减少了大约一半。

 

优化流程服务

与此同时,新华医院特诊部联合多个部门推出夜间儿内科特需门诊,每晚5时至10时,均有涉及多个临床专业的儿内科副主任以上专家坐诊,其中包括了正常工作时间号源很紧张的知名专家。为了进一步优化流程与服务,夜间特需门诊还设立了血常规、胸片检查快速通道,省却了大量等待检查和报告时间。部分患儿就诊既能避开白天高温天气,又不用让家长专门请假,还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自上月中旬开诊以来,平均每晚能接待超过100名的患儿。

原文链接:http://xmwb.xinmin.cn/xmwb/html/2010-08/18/node_13.htm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