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新华医院儿科就诊秩序医患都满意
2010-08-19 浏览( 来源:新民晚报 
 撰稿:新民晚报
 摄影:

输液单子一天一开,专家“贴身”随时复诊——新华医院儿科针对高温时节患儿就诊特点,及时调整“开诊”“处方”策略,使得原本嘈杂而拥挤的就医环境大为改观。医生、护士有序处置病情,患儿、家长安心接受诊疗,医患双方均感满意。

孩子一发烧,家长“求”输液;输液处方一开3天,患儿家长来回奔波,病情变化并不掌握;一名患儿输液,两代长辈陪同,补液室水泄不通,人满为患……如此情形在所有儿科诊疗场所几成“常态”。据新华医院儿科临补室护士长童雪蓉介绍,即使不是在高温高峰情况下,平日这里就动辄一天能有800号以上的儿科补液量。“往日夏天,都会出现上午门诊开出输液单子的,下午三四点钟才刚刚轮到有座位打吊针的。”童护士长说。

 

打破输液常规

今年进入罕见的连续高温天以来,新华医院儿科在反复研判之后,出台了全新举措:门急诊医生开出的补液量从原来的一次3天量改为一次1天量。

儿内科副主任陈笋解释说,补液量“3天一开”似乎是个常规。但事实上,3天的补液量并不能很好地掌握病情的变化,有些患儿在补液当天情况就会明显改善,那随后两天患儿及家长就没有必要再奔来医院补液。而且,一般普通感冒造成小儿发热,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又是用抗生素无效的。现在很多患儿家长希望出现发热马上就用各种抗生素,似乎这样就“安全”了,其实抗生素既不能抗病毒,也不能退热,相反增加了医药费用,并有可能产生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所以除了补液“一天一开”外,对一些已明确没有必要补液的患儿,我们还要求医生多给家长作解释,帮助他们走出“一感冒就挂水”的误区。

 

增设“特别诊室”

为了更好地帮助患儿家长解决“第二天究竟是否继续补液”的疑问,也为了方便患儿复诊,新华医院儿科还在5楼的儿科观察室旁增设了一个“特别诊室”,由儿内科专门派出两名副主任医师,为当天补液结束后的患儿及时“评估”。如果患儿需要继续诊疗的,就当场发给家长随访门诊预检单,第二天可以到位于2楼的随访门诊去看病;如果不需要补液的,医生可以直接把口服用药开给患者,告知在家注意事项;如果患者病情有加重趋势的,则可以考虑收治病房。

最近半个月来,这里的儿科日均补液量为550—600人次,较平日补液量大为减少,对于真正需要补液的患儿说来,等候时间也大为缩短。加之补液室另有新规定:每名输液儿童最多只能有两名家长陪同,结果令补液室内的“总人数”减少了大约一半。

 

优化流程服务

与此同时,新华医院特诊部联合多个部门推出夜间儿内科特需门诊,每晚5时至10时,均有涉及多个临床专业的儿内科副主任以上专家坐诊,其中包括了正常工作时间号源很紧张的知名专家。为了进一步优化流程与服务,夜间特需门诊还设立了血常规、胸片检查快速通道,省却了大量等待检查和报告时间。部分患儿就诊既能避开白天高温天气,又不用让家长专门请假,还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自上月中旬开诊以来,平均每晚能接待超过100名的患儿。

原文链接:http://xmwb.xinmin.cn/xmwb/html/2010-08/18/node_13.htm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