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下午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懿德楼三楼大礼堂的第二届“心之音”听诊大师赛的比赛现场比拼格外激烈,在一个个心脏跳动声后,台上的各个参赛队医生们快速在底板上写下了自己的诊断。
本次大赛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主办,3M中国支持。来自交大医学院附属13家医院的参赛队伍参加了此次比赛。历经院内选拔、晋级赛、复活赛、半决赛和总决赛的激烈角逐,最终附属仁济医院参赛队伍脱颖而出,勇夺第二届听诊大师赛总冠军,而附属瑞金医院和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两支参赛队凭借优异成绩荣获二等奖,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参赛队伍荣获三等奖。
这次的技能大赛在锻炼队伍能力的同时,也将更好地为申城百姓的心脏健康保驾护航。
听心音是临床医生的基本技能
心音指由心肌收缩、心脏瓣膜关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壁、大动脉壁等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它可在胸壁一定部位用听诊器听取,也可用换能器等仪器记录心音的机械振动,称为心音图。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是西医的基本功,听诊的重要性在于一个细微的心音差别都可能会影响诊断方案。不仅心内科需要听诊,很多科室都需要听音,比如皮肤科医生如果要判定红斑狼疮等疾病,也需要听诊心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学院医管处处长邵新华教授介绍说,随着影像学等医疗检查手段的发展, 听诊的作用被忽视了,我们希望补短板,因为在一些交通不发达的地区,依旧缺乏先进的诊断设备,此时听诊作用就特别明显。另外,听诊还能更好地促进医患关系,一个小小的听诊器两头紧紧地连接着医者和患者。所以从去年开始,上海交大医学院开始举办“心之音”听诊大师赛。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内科工作多年的邵新华至今还记得自己的一个听诊案例,当时他在夜班急诊时,遇到一个病孩,通过听诊,他发现这个孩子的心音非常遥远,他判定这是爆发性心肌炎的症状,有生命危险。所以马上将其送入抢救室,这孩子第二天就出现了发病症状,因为治疗及时,避免了悲剧的发生。二周后孩子痊愈出院。
为守护患者健康打下基础
“我们非常希望借助这样的大赛形式帮助临床医生不断强化听诊基本技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方勇表示,“尤其在新冠疫情这样的公共卫生危机面前,作为防疫抗疫的中坚力量,医生只有具备扎实的临床诊断基本功,才可以明辨患者病情,真正做到助力疫情防控。”
今年的比赛不仅有更多临床医生踊跃报名参与,更吸引了来自交大医学院的医学生现场观摩,共同领略听诊的乐趣和意义。
大赛获胜团队的一名青年医生表示,这次以听诊为主题的大赛为青年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切磋和巩固听诊技能的平台,通过持续磨练这一技能,希望未来能更好地守护患者健康。
为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活动还新增了线上听诊赛和线上听诊课。为广大临床医生和医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听诊技能的平台。
链接:http://www.duob.cn/content.html?id=21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