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学霸姐姐如何开挂人生?进博会志愿者是如何坚持500小时的公益之路?抗疫英雄“男护士”是如何炼成的?11月9日,一场“靶向育人”式的朋辈主题分享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进行。通过朋辈教育、导学帮扶,这所医学院试图给卓越医学人才加上一个新标准——有灵魂。
记者注意到,正在进行中的这场朋辈主题分享会,只是交大医学院制度联动、教学协动、科创撬动、榜样带动、文化推动5个维度育人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其最终目的,是在润物无声中培养“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

“有灵魂的卓越”是交大医学院在全国率先提出的育人理念,它被融入到了医学院工作的各个领域。在教学协同中,医学院积极发挥班导师的重要作用。自2010年以来,积极探索“班导师工作机制”,遴选医学院系统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担任本科生班导师,全程参与本科生管理,在学生思想引领、专业导航、职业规划、科研启发等方面工作。 此外,这所学校从2007年起启动实施了面向全院各专业本科阶段学生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每年鼓励、支持学生团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实验研究。

在每年举行的多场朋辈教育中,优秀研究生学长学姐都会重返校园现身说法,从新生适应、科研入门、基础研究、留学交流和生涯导航等多个版块,来和新生们讲述他们眼中的白袍青春,深受同学们喜爱。
“是什么,让你觉得人生很值得?我的答案是,‘Accepted!’这不仅仅是指论文被录用,更是人生价值被认可、被理解、被接纳。这就需要我们去尝试和体验生活中的各种经历,去成就更好的自己。”这样的话语从年龄相仿、同样为科研和临床“消得人憔悴”而最终成长蜕变的学长学姐口中说出,对医学生们有别样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链接:https://s.cyol.com/articles/2020-11/10/content_r5VAeaTM.html?gid=VnDMvYk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