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时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努力培养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
2020-11-30 浏览( 来源: 
 撰稿:
 摄影:

想知道学霸姐姐如何走上“开挂”人生?进博会志愿者如何坚持500小时的公益之路?抗疫英雄“男护士”是如何炼成的?11月9日上午,一场“靶向育人”式的朋辈主题分享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进行。优秀研究生学长学姐现身说法,从新生适应、科研入门、基础研究、留学交流和生涯导航等多个版块,来和新生们讲述他们眼中的青春生活,深受同学们喜爱。多年来,交大医学院始终坚持朋辈教育,通过导学帮扶的模式,培养优良学风。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值得的?我的答案是,Accepted!这不仅仅是指论文被录用,更是人生价值被认可、被理解、被接纳。这需要我们去尝试和体验生活中的各种经历,去成就更好的自己。”这样的话语从年龄相仿,有过同样经历的学长学姐口中说出来的时候,对医学生们有别样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倡导“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精神,通过制度联动、教学协动、科创撬动、榜样带动、文化推动五个维度,构建“五位一体”的学风建设内涵体系,营造“知行交医”的优良学风,在润物无声中助力“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培养。

在教学协同的过程中,学校积极发挥班导师的重要作用。自2010年以来,积极探索班导师工作机制,遴选医学院系统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担任本科生班导师,全程参与本科生管理,在学生思想引领、专业导航、职业规划、科研启发等方面,成为引导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力量。

在学风建设中,交大医学院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为培养“基础厚、专业宽、能力强、潜力大”的卓越医师教育目标提供支撑。2007年起,启动实施了面向全院各专业本科阶段学生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每年鼓励、支持学生团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实验研究。

此外,学校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将“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医学院精神,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学校成立学业分享中心,营造“好学、勤学、乐学、善学”学习氛围;组织辅导员、班导师开通“空中思政热线”,积极开展“微课”、撰写“博文”,加大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开展思想引领,鼓励同学们开展自主学习;推进“卓越学风引领计划”之“二十一天学习打卡”“促学小铸训练营”“医路研学”班级特色学风建设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学习习惯;制作“信短情长,师恩难忘”专题报道,邀请援鄂英雄、导师讲述抗疫故事;开展“我们师徒最有范儿”毕业季合影征集活动,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发表“研途指南”笔记分享如何与导师沟通,多措并举构建和谐导学关系。

“学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为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还将继续深化“五位一体”的学风建设内涵体系,将学风建设纳入内涵式发展,着力培养“眼中有光,胸中有志,腹中有才,心中有爱”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为助力健康中国、健康上海和全球健康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