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我国慢病患者达3亿人!重大生命科学问题亟需攻关,上海两大科研巨头宣布深度合作
2020-11-03 浏览( 来源: 
 撰稿:
 摄影:

我国慢性病人数约3亿人左右,城市中因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已高达85.3%。如何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这是现代人不得不面对的科学拷问,也是我国医学科学家们在未来20年的重要攻坚目标。

10月28日,上海交大医学院宣布,与中科院营养与健康所联合成立“慢病防控与健康促进协同创新中心”,充分整合双方优势资源,聚焦“慢病防控”,开展深度合作。

伴随老龄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非传染疾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慢病的上升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据统计,我国平均每 30 秒就有一人罹患癌症,一人罹患糖尿病,至少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2018年我国发布的首部《健康管理蓝皮书》显示,65岁以下人群慢性病负担占50%。

在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老年人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成为疫情流行中最脆弱的人群,他们易感易发、病情危重且死亡率高。这进一步凸显出了加强慢病防控的重要性。

慢病防控与健康促进协同创新中心,以提高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为核心,以临床治疗中的关键问题为导向,将加强原创性基础研究,深刻认识疾病发病机制,进而实现有效的慢病防控。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陈国强表示,期待这样的研究能挖掘出临床医生发现重大国际科学问题的能力,培养一批真正的研究型医生,聚焦前沿技术,服务于慢性病防控。

中科院上海营养健康所所长李林院士表示,此次合作将进一步聚焦“健康中国2030”,发挥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教育部“双一流”高校两大国家战略部署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支撑作用,并紧密融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这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今年9月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一新的“面向”的实质性举措。

他透露,双方将共同聚焦“慢病防控”这一重大生命健康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问题,会聚生物学研究和临床研究科技创新优势要素,致力于慢病防控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和新策略的研究,实现慢病防控由“临床治疗”向“预防干预”的关口前移战略转变,进一步推动相关创新成果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据悉,合作双方在长期合作中,已经为科研攻关找到了不少突破口。如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新易感基因、microRNA调节血管发育研究新进展、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中取得新进展、microRNA作为负反馈调节分子在狼疮关键致病通路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等。

通讯员:童宽

责任编辑:包璐影

链接:https://www.51ldb.com//shsldb/sz/content/01756e40a2b1c001d40f5db4be7427e2.htm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