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英雄教师”成医学院思政课不竭源泉
2020-10-20 浏览( 来源: 
 撰稿:
 摄影: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童宽、雷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经历了新冠疫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有了“新花样”——“英雄教师”授课,成为常态。10月15日,“博极医源抗疫情 精勤不倦献大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上交医学院举行,赵雷、刘嘉琳、查琼芳、刘立骏、黄波黎、常健、李颖川、王振等8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分别作了专题报告,他们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回顾了那段惊心动魄的战“疫”历程。

疫情发生以来,上交医学院先后派出8批共569名医务人员弛援武汉,派出182名医务人员援助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这些医务人员中的很多人,本身就是医学院教师,他们讲述的抗疫故事更能引起青年学生的共鸣。

上交医学院党委书记范先群在报告会上说,抗疫斗争再次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他呼吁青年医学生勇于担当、锐意进取。

驻扎在火神山医院的赵雷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的教师,也是此次新冠肺炎“病因诊断小分队”中的一员。病理专家们在疫情期间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协助建立了病例最多、数据最全的病例样本库,共完成了21例新冠肺炎病理尸检,帮助大众了解病毒的致病性和致死性,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的新版方案增加“病理改变”内容贡献了重要自己的力量。

日常课堂上,赵雷就常常对学生说要勇于担当、大爱无疆,疫情下,这名医学院教师挺身而出、言传身教。“2003年SARS的时候,病理人就奋战在抗疫一线;今年这一棒交到了我们手上。”赵雷说,老师用自己实际的行动更能向医学生证明“医学生誓言”沉甸甸的分量。

附属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刘嘉琳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她早在1月22日就匆匆奔赴山西,督导新型冠状病毒的防疫工作。回沪后立即报名参加援鄂。到达武汉还不到24小时,队员们就整建制接手了一个新冠肺炎重症病房,刘嘉琳带领队员迅速完成了“三区划分”和院感流程,48小时内完成第一批52位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病患的收治。“瑞金重症新冠患者诊疗流程和模式”下,他们收治的患者治愈率高达90%,死亡率仅1.1%。

2020级口腔基础医学学生吴若怡来自武汉大学,疫情期间,她的很多老师、朋友都坚守在武汉。“那时我心急如焚,但随着全国各地救援队的驰援,我看到情况慢慢好转。”这次报告会,让吴若怡看到了上海教师出征武汉背后的故事,“我的老师们穿着一件又一件防护服,戴着一层又一层手套,视线模糊、手感不佳,仍坚持工作一直到深夜。这让我心头一热,同时也备受鼓舞。”吴若怡说,希望自己未来也能像老师们一样,在国家需要的紧要关头站出来救死扶伤。

“老师说,那段日子就像骆驼,有食物的时候就储存满能量,然后夜以继日地工作。”2020级内科学学生夏佳春为老师们的骆驼精神点赞,“我要学好扎实的知识和技能,毕业后也为国家做贡献。”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