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新冠病毒有望家中筛查 沪湘携手研发家庭简易快速检测试剂盒
2020-02-21 浏览( 来源: 
 撰稿:
 摄影:

前期诊断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一场来自沪湘两地研究团队的合作,发明了一种便携“傻瓜式”现场快速分子诊断新技术,开发出新型冠状病毒家庭简易快速检测试剂盒。目前,该项目获得国家“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快速检测产品研发”项目优先支持,并被推荐纳入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通道。

这项研究的参与者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分子医学研究院谭蔚泓院士、杨朝勇教授和湖南大学蒋健晖教授等专家领衔的团队,突破了核酸快提、恒温逆转录扩增、便携式实时荧光检测和比色检测等关键技术。

核酸检测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的金标准,这类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但需要特殊的实验室环境和精密仪器,只有较好的医院、专业的分子检测机构等具备相关设备、资质和技术能力,日承接能力有限,传染病疑似患者集中采样检测也易造成患者间交叉感染。谭蔚泓院士表示,团队在确立研究方向时就认为,当前亟需发展能在社区家庭应用的快速现场检测技术,帮助医护人员和居民在“家中床边”对感染病疑似患者进行现场筛查,实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重大疫情就诊分流,解决集中检测造成的医疗资源透支和交叉感染的严峻问题。

据悉,项目正与多家定点医院合作进行临床试验,已完成100多例临床样本的测试,阳性样本的检出率约为90%,其他检测指标到达金标准水平。目前团队正在完成检测试剂盒的优化和定型,希望最终产品能够以类似验孕棒的形式面世,居民可按照产品说明书完成自检。

研究者称,该平台技术具有可拓展性,可根据病毒或病原体相关基因信息设计不同引物,实现各种传染病病原体的快速现场和家庭检测。

“近一个月大家都在为这个项目的最终实现而努力。在疫情面前,作为有相关专长的科研人员责无旁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成立的初衷就是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开展应用研究,让科学力量能够真正解除病人的痛苦,真正为实现健康中国做贡献。”谭蔚泓院士说。


原文链接:https://wap.xinmin.cn/content/31665491.html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