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到】他们是交大人 正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一线 为他们点赞!
2020-01-28 浏览( 来源: 
 撰稿:
 摄影:

“多变也许就是医疗前线的常态。它会把我们原定的计划都打乱,但是我们这个队伍不断地在熟悉、磨合,每个人都希望团结在一起,共同抗击疾病。我们的情绪会随着变化会有起落,可每个人都坚信团队的力量。”

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麻醉与重症与医学科主治医师阮正上来自第一线的声音。

大年初四,是交大医学院第一批出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第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在武汉的第四天。1月26日下午2点30分,上海援鄂医疗队正式接管武汉金银潭医院的2层病区,开始了防控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最前线工作。

李克强总理来到武汉金银潭医院看望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患者,在这张照片上总理左手边两位专家就是交大人,一位是首批医疗队领队、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教授,还有一位是医疗队医师组组长、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学科带头人周新教授。

出征武汉的第一批医疗队在交接的第一个夜晚,由于任务繁重加上防护装备缺乏,上海医疗队延续了“六个小时一个班头”这一排班,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值班期间,护士不能饮食,因为装备穿脱太过麻烦。不吃不喝坚持六个小时,只因为以上厕所防护服就报废了。

一线的救援工作一刻都没有停止过,让我们来听听他们发至肺腑的话。

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陈德昌:

当年sars就参加了防控。他说,当年没有到小汤山一线去,这次正好弥补了自己的遗憾。我们冲在火线的人肯定会保护好自己,只有保护好自己,才有可能救活更多的重症病人。

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监护护士沈虹:

这就是我们的责任。2006年入学的时候,老师就说过“选择了交大,就选择了责任”,这时候就是需要我们的时候。

交医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主管护师刘立骏:

26日下午2点半,我们进的是北楼,我前往的是专门收治中重症病人的三楼,一共有27人。其中无创呼吸机支持的病人有15人。我们需要熟悉的地方太多了,除了楼层房间的布局,还有要紧的信息系统操作界面,必须赶紧熟悉起来,才能开医嘱写病史。我只能自己摸索各种操作细节,仔细研究每个病人的病史。

真的打仗,不能只靠雄心壮志。还得要关注各个细节,才能保障对患者的诊疗质量。

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医疗组组长、交医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周新教授:

17年过去了,如今的防控体系更为完善,任务虽然艰巨,但也光荣。今年的年夜饭没有好好吃,但我想,我的家人们会理解。等到一切平安,尘埃落定,我们再补上这顿团圆饭。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