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数字中的上海教育6|高等教育聚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
2019-10-12 浏览( 来源: 
 撰稿:
 摄影:

见过清晨的第一缕霞光,见过城市建筑上的夕阳余晖,刚刚从国际航展归来,立刻投入实验室研发,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李涵的无人机通过世界领先的5G通信技术模组,实现360度全景4k超高清视频的即拍即传,在创新赛事上斩获多个嘉奖,也成为了5G应用的商用伙伴。

每年,上海高校的校园里不断涌现出像李涵这样孜孜不倦追求创新的优秀学子,他们成为国内外一流院校最受欢迎的申请者,也成为企业竞相争抢的“香饽饽”,更为上海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科创中心建设输送人才。上海高等教育不断追求育人质量,瞄准人才核心素养培育,经过一系列改革探索取得成效。

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创新能力

李涵是上理工创新人才培养的受益者,他的无人机项目始于大一,本科期间他就进入现代电力电子实验室,带着兴趣在导师的帮助下开展科研,在完成十多项技术突破、多次迭代优化才取得今天的硕果。这背后是上理工项目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将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结合,以项目实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上理工教务处长朱坚民教授最有发言权,他参与了学校最早的创新人才培养课程——“机械创新与实践课”,这门横跨2学期的课程让学生当主角,多位跨学科教授同时“当配角”,通过启发、探究、讨论、参与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研讨中将创意不断推进。上过这门课的学生要么拿专利、要么捧奖项,创新能力、综合素养都得到大幅提升。“创新能力不是在某一门课课堂上教出来的,需要有载体。通过创新项目促教、促学、促赛,锻炼学生创意、创造、综合运用知识等能力。”他说。

除了项目课程,上理工毕业生申请最高荣誉“本科生荣誉学位”必须拿出高水平“创新创业”大作业,这一系列变化昭示着大学更注重人才质量的培养。

教学与时俱进,优秀本科生海外名校直博

今年是葛冬冬教授从斯坦福回国教书的第10年,他见证了国内运筹管理科学教学“进化”——更大量级的数据和更强的算力需要新的算法模型支持,同时中国新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应用案例层出不穷新知识需要快速进入教学课堂、进入科研;一批批优秀人才归国任教,管理科学教学得以从传统“粗放”式,越来越量化和细分,这意味着学生能够在更好的方法论和基本功上得到学习和锻炼。

于是,作为教学改革的试点,兴趣驱动、实际问题导向、多学科支撑、学术大牛指导,在葛冬冬教授的领衔下,成立仅5年的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量化信息中心成为运筹与管理科学有兴趣的本科生腾飞的开放式平台。目前第一、第二届试点班1/4毕业生和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中科大等国内名校39位学生,通过这一平台申请到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卡耐基梅隆等国外最顶级名校直博深造。中国本科生能够争取到海外最顶级科研机构录取的直博机会,意味着这些优秀学子的创新能力等科研潜质获得国际认可。“学生们反馈,深造中预想的‘困难期’不长,适应度很高,这说明国内的培养能够和世界一流机构衔接。”葛冬冬说。

创新成为精神,形成氛围

带团队设计临床研究、规划新产品,与各肿瘤领域专家交流学术、沟通最新进展,上海交大医学院毕业生朱长斌在一家企业担任肿瘤医学部临床科研负责人,创新能力是他的“吃饭家伙”。朱长斌是上海双创育人的早期实践者,10年前他参加了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那场科创令他有了发现问题的“直觉”及挑战问题、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能力。也正是这些收获,令他用四年完成荷兰伊拉斯谟大学医学中心的硕博深造,与合作者发表了累计影响因子达到70余分的论文,也成就了他现在的工作能力。

“让创新成为凝结在交大学生血液中的一种精神。”不仅在医学院,一直以来上海交大率先探索创新教育实践,上海交大学子已五次捧起象征最高荣誉的“挑战杯”。近年上海交大构建了多层式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建设覆盖各主要学科方向的80个科技创新工作室,改组学生科学技术协会,资助高水平科技竞赛,覆盖更多学生,在校园形成创新的热潮。

新民晚报记者易蓉

【数字里的上海教育,高等教育篇】

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4所,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学生51.78万人,其中:本科在校生38.35万人。全市共有研究生培养机构49家(不包括中科院在沪分院和煤炭院上海分院),共有研究生17.88万人(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其中:博士生3.47万人,硕士生14.41万人。早在2007年,市教委就开始实施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目前参与高校从最初的17所扩展到31所,市立项项目从每年1000项增加到4000多项;全市30余所高校修订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双创学分,全市高校双创教育专职教师近2000人,双创兼职导师数4000余人,已形成70多个大学生身边的创新创业基地,可使用场地面积8余万平米。



原文链接:https://wap.xinmin.cn/content/31594282.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学院快讯

  医学院“思南健康学堂”进社区楼宇首站活…
  学指委举行辅导员“学分制、模块式”培训…
  公共卫生学院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上海中…
  研究生党员赴龙华烈士陵园开展“传承·清…
  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一行来访上海交通大学…

科研动态

  口腔医学院蒋欣泉团队揭示骨骼发育中破骨…
  基础医学院刘俊岭和徐艳艳团队揭示血小板…
  Adv Mater | 公共卫生学院宋海云研究员合…
  基础医学院方超课题组发表Adv Funct Mate…
  STAR Protocols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教授等…

菁菁校园

  医学院2022级临五三班举行“桃李争妍人间…
  ​医学院闵行本科生团委“缤享春光,趣动…
  “匠·仁:医学史背后的科技力量”第二季…
  医学院第七届本科生TBA篮球赛顺利开幕
  医学院2022级临五四班举行“相约花海·筑…

媒体聚焦

  【上海电视台】世界口腔健康日:牙齿脱臼…
  【新民晚报】交大医学院“久蔚”诊室公益…
  【文汇报】打造“健康大思政”,交大医学…
  【上观新闻】世界口腔健康日|交医附属九…
  【央视网】范先群:近视低龄化问题突出 …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