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医学】高精尖技术那么多,听诊器过时了吗?
2019-06-17 浏览( 来源: 
 撰稿:
 摄影:

2019年6月14日,一场旨在重申听诊重要性,鼓励临床医生回归本源,提升听诊技能的“首届交医‘心之音’听诊大师赛”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举行。


经过院内选拔、晋级赛、半决赛、总决赛的层层考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从13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摘得本次比赛的总冠军;胸科医院和瑞金医院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二等奖;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和同仁医院获得三等奖;另有8支参赛队获得优胜奖。来自交大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知名教授担任评委,提供现场点评和指导。

听诊地位“岌岌可危”?

自从1816年法国医生雷奈克(Laennec)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以来,听诊器一直是临床医生的必备工具之一,听诊也是每一个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然而近年来,随着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CT、磁共振等辅助检查技术陆续应用于临床,听诊器的地位似乎已“大不如前”,甚至不少医生和患者也认为听诊可有可无,做检查更靠谱。

听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实际上,即便在高精尖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听诊依然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以肺部听诊为例,如果气道内发生异常情况,如感染、气道痉挛等,呼吸音就会发生变化。心脏听诊更是诊断心脏疾病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心率过快或过慢、心律不规则、心音减弱或亢进、听到心脏杂音和心包摩擦音,均提示存在心脏问题。这些不需要借助检查仪器,仅凭听诊就能察觉的异常变化,不仅可以为医生诊断疾病提供依据,也可以帮助医生有的放矢地选择更合适的辅助检查方法,避免大量盲目、无效的检查,提高诊疗效率,节省医疗费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吴正一表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一直致力于为医学界输送、培养更多卓越医学创新人才。此次举办以听诊为主题的大赛,主要是希望帮助临床医生不断磨练与强化基本技能,以更精湛的技术、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uWmr37k8r4kul6-b1lxGg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