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医生,别忘了你的听诊器!200多岁听诊器并未落伍,听音辨病就是这么酷
2019-06-17 浏览( 来源:文汇报 
 撰稿:
 摄影:

听心音,辨疾病!这是今天上海交大医学院首届听诊大师赛的现场,瑞金医院、仁济医院等13家医学院附属医院派出青年医生代表,在听音“比武”中重温学医初心。

女,主诉:近三个月反复出现活动后气喘、乏力,疾病史有甲状腺功能亢进,专科检查发现:球结膜水肿、颈静脉怒张、干颈静脉回流征显示为“阳性”……到底是得了什么病?

一道道听诊现场考题,由医学大佬出题,需要选手通过电子听诊器进行专业心音听诊与病理分析,当然,考察的不仅是基本功,还有青年医生对患者的整体观察,不能“只见病,不见人”。

小小听诊器,传递的信息量不小。算起来,听诊器发明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但其基本原理没有什么变化。医生在对病人进行身体检查时,都要使用视、触、叩、听等基本方法,其中“听”就指听诊,是每个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听诊器可涉及心肺大部分疾病,在腹部领域也大有用武之地。比如,听诊器在腹部最主要是听诊肠道蠕动的声音(肠鸣音),急性胃肠炎时,肠鸣音比较活跃;机械性肠梗阻情况下,肠鸣音响亮亢进;腹膜炎、老年性便秘、低血钾等情况下,肠鸣音会减弱甚至消失。

随着科技发展,我们已拥有越来越多的先进诊断技术,比如心电图、超声、CT、磁共振等。这些高科技能让我们真正窥见人体的内部,帮助医生把疾病诊断得更清楚,不过,别以为听诊器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这是因为,尽管这些技术都提高了医生的诊断能力,但由于成本高、操作麻烦,都不适合随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当然,听诊获取的某些信息是通过其它影像检查可能获取不到的。从这方面说,听诊的作用不可能被代替。此外,听诊器的作用也不仅仅是诊断。

“要知道,视、触、叩、听也是医生和患者交流的一种方式,听诊拉近了医患的距离。”有医学专家向后辈反复强调。

医学院里,围绕听诊的温情故事不少,比如,几乎所有老师在上“听诊”这一节课时,都会告诉学生:一定要把听头捂热了再给病人听诊,许多如今响当当的医学大师都有这个充满人性关怀的小动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致力于为医学界输送、培养更多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举办听诊大师赛也是希望帮助临床医生不断磨练与强化基本技能,以更精湛的技术、最温暖的心灵服务患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吴正一表示。

本次心之音听诊大师赛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主办,获得3M中国的支持,面向40岁以下在职临床医生,以听诊为主题,希望呼吁临床医生重视心音听诊在临床诊断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帮助提升中青年医生的听诊技能。

最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摘得首届听诊大师赛总冠军,胸科医院、瑞金医院获得二等奖,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同仁医院获得三等奖。


链接: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yiliao/20190614/270304.html?timestamp=1560509244145&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