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上海有一个讲法语的医学院
2019-04-16 浏览( 来源: 
 撰稿:杨静
 摄影:

2007年,中法医学部揭牌仪式。

2018年,上海交大医学院、中科院神经所、法国公学院签订合作协议。

2018年10月31日,在中法双方的共同见证下,王振义、凡桑同共同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法联合医学院成立揭牌。

Master第一学年末论文答辩。

巴黎第五大学教授、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法文班协调员Delpech为学生授课。

 

2018年10月31日,随着两位中法医学教育合作的“元老级”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教授和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医学院名誉院长凡桑同教授共同揭牌,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蒲慕明、陈国强,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党政领导以及法国大使馆健康及社会事务参赞、法方协调员、法方医学院院长等嘉宾的见证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法联合医学院宣告成立,这标志着中法医学教学、科研、医疗等方面的合作平台再度升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被称为“讲法语的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也有着一批“讲法语的医生”。中法交流历史可以追溯到医学院的源流之一——成立于1903年的震旦大学医学院。“法国医学曾早于美国领先世界。”王振义回忆道,“1964年中法建交后不久,二医就开出首届法文班,后因故停办。直到上世纪80年代,再次恢复了停滞多年的医学法文班,开国内医学教育之先例。”

打开了学习世界前沿成果的一扇门

上海交大医学院医学生留法培养的历程,适逢中国改革开放40年。对于这近40年的中法“牵手”,王振义感慨不已,医学生去法国接受规范化的医学训练,是对于英语医学教育以外的补充,“法国人之所以在医学上取得大量前沿成就,与其非凡的艺术、音乐、哲学传统密不可分。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教学理念、疾病分析与医学思维方式以及尊重生命的医学人文理念。”

1980年4月,原国家卫生部同意二医恢复“医学法语”专业招生,首期共有30名学生。同年,第一届中法医学日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总理邓小平和法兰西共和国总理巴尔为荣誉委员会主席,二医兰锡纯教授、邝安堃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邝安堃、傅培彬、董德长、王振义、龚兰生、唐振铎等教授们在法国巴黎的演讲轰动一时,他们流利的法语更获得法国方面的赞赏,也使中国大使馆的官员“拍痛了手”。中法医学日活动把中法两国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合作推向了高潮,也重启了我国高校与法国高校合作的大门。

1984年到1988年,王振义任校长期间,送出10人赴法进修,其中包括郑民华,如今的中国微创外科鼻祖,是他最早将腹腔镜微创技术引入中国并向全国推广。

郑民华是1980年恢复开办的第一届法文班学生,六年学成毕业后缘于外交部和巴黎卫生局的一个合作协议,在那个鲜有出国机会的时代,郑民华成为极少数的幸运儿,得到了赴法留学的机会。

那时没有直飞航班,只能先飞到北京,再等两三天才能搭上飞机去法国。在郑民华年轻的心里,对法国的了解全都来自《基度山伯爵》《三个火枪手》《巴黎圣母院》等文学作品。“当时内心抱着很大的憧憬,把法国想成天堂一般,浪漫、文艺,且很神秘。”

抵达法国后,郑民华受到很大的震撼,第一次坐公交车,车票也不会用,重复刷了两次,导致下车时无法确认金额,但法国人很随和,知道他是留学生时宽松放过。更大的反差在医院里。郑民华回忆,上世纪80年代,中国感染性疾病还很多,医院里设备落后,检查时使用的A超很多病症都看不清,胆囊炎到最后还是要靠经验丰富的医生用手触摸探查。当时,法国医学已经进入肿瘤医学时代,仪器设备也比国内先进好几代。

有太多的技术和知识等着第一批留法学生学习,然而,最初几个月的艰苦程度超过了郑民华的想象。中国医学留学生对于法国的医院来说,就是外籍住院医生,与当地医生一样必须完成住院医生的工作。郑民华每天太阳还没升起便进了医院,医院里面的房间设置又是很特殊的,所有好的能见阳光的房间都是病房,医生的办公室都安排在大楼中间,没有窗户,不见阳光。斯特拉斯堡每天下午5点左右太阳下山,郑民华每天离开医院的时候是晚上9点,所以一整天都不见天日,情绪难免压抑。

一切改变都只能交给时间,6个月后,法国的春天到了,工作上也能适应了,万物生长,郑民华的心情也渐渐好了起来。

勤奋的学习终有回报。1987年,世界上第一例微创外科手术在法国进行,正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做住院医生的郑民华,师从斯特拉斯堡医院外科Meyer教授,在第一时间学习到了腹腔镜手术技术。当时,医院引进了一台腹腔镜手术器械,决定在住院医生中选择一些人进行摸索,结果郑民华入选了,获得老师亲授技术。理由是:他是中国人,拥有一双拿筷子的手,手巧。

那时的郑民华并未意识到自己正参与一场伟大的医学革命,他对这种“洞洞眼”手术心存怀疑,“看得清楚吗?”

“第一次用腹腔镜做手术,感到很不适应,抓不住。第二个手术时,有点出血,当时我们导师就怕了,后来发现是虚惊一场,是摄像头把出血放大了。”郑民华越做越开眼界,一年后,这位中国留学生不负老师的期望,完全掌握了腹腔镜技术。

1989年,郑民华在法国做了第一例胆囊微创外科手术,成为微创外科手术中国第一人。此后他在法国做了40多例疝气修补、阑尾切除、食管裂孔疝临床手术,他发现,腹腔镜下的手术不仅能够看清腹腔内的世界,更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1991年,郑民华受邀回到瑞金医院,也将腹腔镜技术带回中国。当年12月,他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是中国华东地区开展的首例微创手术。以后,腹腔镜技术传遍祖国大地,1993年,郑民华成功进行了国内第一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此后,他又完成了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胃癌根治术、脾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妇科手术、胸外科手术、泌尿外科手术等微创手术。2001年,瑞金医院微创外科成为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

“现在大家觉得,窗口里装着摄像头,不是更清楚吗?”但最初,腹腔镜手术由于技术水平不稳定,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一度饱受争议。随着技术日臻成熟,当初的缺点都变成了优势,腹腔镜变得更加快速、方便,并发症减少。现在,外科界已经视腹腔镜为常规手术,微创也被公认为外科手术的未来方向。

如今,腹腔镜手术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而瑞金医院由郑民华教授带领的团队,则如腹腔镜技术的“黄埔军校”,培养了各地最早的一批微创外科医生,其中很多医生已经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头专家。

上海交大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张文慧老师是第三届法文班毕业生,她也深深感受到自己的留法经历对于如今的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至今她还记得,在法国进实验室之前所有学生要参加为期一周的实验室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后期实验室的具体科研工作。“这虽然很基础,但对于目前研究生培养和科研都是很重要的,教会我们实验室中要注意的事项,遇到应急状态时该怎么处理,怎么保护自己。”

此外,张文慧提到,在法国很多实验要用到动物,必须经历一个烦琐的申请过程,首先需要递交一份很长的报告,其中甚至细致到“给动物做什么实验?用什么药?是怎么麻醉的?动物是否会遭受痛苦?遭受多大的痛苦?”等问题。“整个培训过程中,可能会让人感觉法国人的工作效率不像国人这么高,但每一个环节都是很严谨地把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研做得完美,取得比较好的成果。这也真正体现出了认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

纵览世界医学流派,在高歌猛进的浪潮中确有不同的特色。在王振义看来,美国医疗重机械,靠检查,而法国医学则重实践,重人文,对于一个医者,法国医学界对于疾病分析有一套很好的思路值得学习。“因此,法国既是医疗技术领先的国家,又可以为医学生多提供一种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环境。”

从学习到合作 中法联手培养医学人才

随着中法两国合作的加强,1997年临床医学法文班项目正式纳入中法两国政府文化教育合作框架。从1998年起,医学院开始招收七年制本硕连读法文班学生。为协调双方的合作,法方指派两位法国资深医学教授作为国家级法文班项目协调员负责与中方的联络工作,凡桑同教授就此与中国结缘、与上海结缘、与医学院结缘,并因杰出贡献于2003年获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他一直把为两国的医学交流铺路架桥当成很有意义的工作,并认为医学间的国际交流会不断推动新观念、新技术碰撞交融,会激发出更多的医学成果。

“除了锻炼语言能力,在医疗技术层面,我们更受益匪浅。”作为1999年首批赴法进行规培的住院医师,上海交大医学院中法医学部老师张寅回想起来仍感慨万分,“当时我主要攻读消化方向,第一次认识了克罗恩病。现在它在中国也已成为一种不再罕见的罕见病,但20年前,国内医生较少有相关诊断、治疗的经验。如今随着国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也日渐西方化,通过在法国的学习,我们能第一时间接触全球医学界的新变化,并将这些学习成果带回国内,解决更多疑难杂症。”此外,法国医生对于医患关系、人文情怀的思考也让张寅有了新体悟,“在当地医学院,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等科系教授都会参与医学院教学,老师们会通过情景表演演示一个有错误的病例,学生们指出错误后重新扮演,比如不能使用医保的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沟通等。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学弟学妹能获得赴法深造机会,在这一合作平台上更好展现自己的医学才能。”

2005年,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合并后,临床医学法文班学制由七年制改为本博连读八年制,人才培养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中法双方在医学领域合作的不断深入,为满足现代社会对医学教育的新要求,医学院在2009年开始与法国巴黎笛卡尔大学合作开办了“中法合作生命科学硕士项目(MASTER项目)”,开启中法合作科研人才培训领域,且率先成功创立了“一年国内培训+一年海外培训”的模式。

2008级临床医学八年制法文班的杨溢就参加了这个项目,在国内完成5年学习后,他申请到巴黎五大和巴黎高科合作的一所实验室学习一年,主修生物医学工程。杨溢在法国的导师是著名的心血管专家,曾获得全法百佳医生的荣誉。在法国的一年辛苦而充实,完成课程和论文后,杨溢获得硕士学位。也就是说,杨溢在还没有获得中国医学学位时,已经得到法国认可的学位证书。而这一次海外进修只是杨溢在法文班的第一次长期海外进修,一年以后,杨溢再次飞往法国,担任为期一年的法国实习住院医师。

除了法文班学生,医学院也向全体学生开放这一项目的申请,2010年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赵扬在大二时参加了这个项目,在国内完成语言学习和Master1课程后,她于大四时前往比利时列日大学进行了一年的学习,完成Master2阶段学习,最终在还未本科毕业就已经拿到了生命科学硕士学位。

有人质疑,海外学习进修是否会带来医学人才的大量外流。对此,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自信地说:“我们的学生在法国医院实习交流期间享有和当地医学生同样的国民待遇,可以说待遇很优厚,但根据我们多年的跟踪统计,95%的学生选择回国发展。”

杨溢完成学业后就回到了上海,在瑞金医院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他的人生规划中,在中国做医生是最好的选择。“目前中国医学发展跟国外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而且像上海这样的地方非常开放,在中国做医生同样可以有很多国际交流的机会,中国病人多、挑战也多,我觉得从事业发展上来说环境更好。”

可以说,早期赴法留学的医学生,如海绵一般吸收法国先进的医疗技术,将世界上最先进的医学技术和理念带入中国,奠定了瑞金医院乃至上海医疗界与国际同行交流的基础,也让上海的医疗整体水平站在了比较高的起点上。但随着上海医疗技术水平与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差距越来越小,某些领域甚至超过国际同行。因此,中法合作从单向地学习法国,逐步转变到如今的合作共享。

近40年来,法国多所一流高校,如巴黎笛卡尔大学、里昂第一大学、里尔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相继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1997年至2018年,法方校际合作院校已累计派出257位基础和临床专业教授来交大医学院讲学,305名医学生来附属医院实习。同期,医学院有303名临床医学法语班学生作为外籍住院医生赴法进行为期一年的住院医师培训;近200名临床、药学、护理专业青年教师、医生、护士及学生赴法国学习。经过多年积累,上海交大医学院及其附属瑞金医院已拥有了一批知识储备丰厚、年龄结构合理、业务能力较强的优秀法语医学人才队伍。

双方平等合作最明显的例证是近5年来,法国各医院每年公派25~30名医学生至瑞金医院参与暑期短期培训,其实习效力等同于在法国国内。此外,中法之间的科研合作也已获得一些收益。在血液肿瘤方面,上海交大医学院与法国科学同道共同分享了“法国年度最佳医生”、美国凯特琳奖(肿瘤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瑞士布鲁巴赫癌症研究奖等3个医学界顶级荣誉。

“医学生留法教育30余年,走出八九百名医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表现突出,成为专家和学术上的领跑者。”瑞金医院副院长沈柏用是第三届法文班毕业生。沈柏用教授自己受益于留法教育,如今更是在推动上海交大医学院、瑞金医院与法国医学界更加深入和多元的交流。

2013年,医学院“中法合作联合培养项目”通过审核,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近年来,经过与法国合作院校的多次讨论协商,双方认为目前时机成熟,应将交大医学院对法合作推向更高的层面。至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法联合医学院”瓜熟蒂落,这个再度升级的中法医学教育平台,将致力于培养临床及科研方向的医学人才,承担交大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对法合作交流,通过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切实提高交大医学院医教研国际化水平,最终实现培养高端人才的目标。

2018年10月31日中法联合医学院成立当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法国法兰西公学院院长阿兰·普罗西安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三方将秉承着对生命科学、教育和相关领域的科学合作共同的兴趣,分享在不同领域推进科学和传播知识的使命,造福于整个社会。协议明确加强科学合作和研究人员的交流,特别明确了每年3名来自法兰西公学院不同专业的教授将在中国合作伙伴的场所或部门举办讲座(包括教学),同时来自两家合作机构的中国学生将有资格申请为期6个月以上的法国实验室实习。

从打开一扇门到搭建共同发展的舞台,正如陈国强所说:“我们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基于历史,更展望未来。因此它昨天的文化和明天的发展,决定着这所百年历史的大学始终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作为其重要战略和政策,并注重将与法国的合作置于优先的位置,因为这是我们的特色,也是我们的优势……我有一个梦,是我们的学生与先进国家医学院的学生一样优秀,更有一批比他们的更优秀的医学生……我们有着共同的愿望——为世界医学事业做出贡献,所以我们才走得这么近,所以才成为志同道合的同事和朋友,一起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近40年的交流合作,这个讲法语的医学院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止,更加开放的平台,必将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吾道不孤,明日可期。(杨静)

 

原文链接:http://szb.jkb.com.cn/jkbpaper/html/2019-04/16/content_244656.htm

 

 

 

学院快讯

  医学院“思南健康学堂”进社区楼宇首站活…
  学指委举行辅导员“学分制、模块式”培训…
  公共卫生学院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上海中…
  研究生党员赴龙华烈士陵园开展“传承·清…
  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一行来访上海交通大学…

科研动态

  口腔医学院蒋欣泉团队揭示骨骼发育中破骨…
  基础医学院刘俊岭和徐艳艳团队揭示血小板…
  Adv Mater | 公共卫生学院宋海云研究员合…
  基础医学院方超课题组发表Adv Funct Mate…
  STAR Protocols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教授等…

菁菁校园

  医学院2022级临五三班举行“桃李争妍人间…
  ​医学院闵行本科生团委“缤享春光,趣动…
  “匠·仁:医学史背后的科技力量”第二季…
  医学院第七届本科生TBA篮球赛顺利开幕
  医学院2022级临五四班举行“相约花海·筑…

媒体聚焦

  【上海电视台】世界口腔健康日:牙齿脱臼…
  【新民晚报】交大医学院“久蔚”诊室公益…
  【文汇报】打造“健康大思政”,交大医学…
  【上观新闻】世界口腔健康日|交医附属九…
  【央视网】范先群:近视低龄化问题突出 …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