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重症医学论坛召开
2018-06-05 浏览( 来源:第六人民医院 
 撰稿:
 摄影:

  5月24日至5月26日,首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重症医学论坛在沪召开,来自国内重症、管理、创伤、药学、感染、护理等各学科的知名专家教授齐聚一堂,为了同一个目标——不断创造好消息!

  本次论坛以“重症创伤监护与治疗新进展”为主题,紧密结合当前重症医学发展前沿动态,旨在促进重症医学各相关专业同道互动交流,共同探讨、探索实用性解决临床问题的方案,以改善重症患者预后。此次论坛的形式丰富,涵盖“创伤患者管理”“重症超声、营养、精准用药”“重症护理”“重症青年医生科研”等议题,还设有“纤支镜操作”“床旁超声”等现场模拟教学,内容涉及重症医学,创伤、感染、药学、护理及相关学科。

  六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颖川表示,在2003年以前,很多人不知道ICU,是当年的SARS让人们逐渐认识了ICU,汶川大地震重伤员的救治让更多的人明白了ICU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ICU是危重病人能否生存下来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一家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体现”。

  目前六院重症医学科承担了严重创伤或大手术后患者的监护与治疗、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MODS)、脑血管意外等的诊断、抢救、治疗、护理工作。作为上海市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之一,六院重症近年来在危重孕产妇的监护与救治方面不断传出“好消息”,这其中不乏从外省市赶来的患者以及转院而来的外籍孕产妇。

  ICU不是生命监护仪的堆砌,不是呼吸机的堆砌,是更需要延续生命支持的全新医学技术和理念的地方。近年来,六院重症医学科积极开展各项重症诊疗先进技术,包括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体外膜肺氧合(ECMO)、电磁定位导航仪指导放置空肠营养管,重症床旁超声技术等。在此次论坛上,来自中国超声界的大咖也将与大家分享重症床旁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实践意义。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