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九院口腔修复科成功举办2017年上海国际口腔修复大会
2017-11-09 浏览( 来源:第九人民医院 
 撰稿:郑奥 唐艳梅
 摄影:李广龙

  10月25-2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九院口腔修复科、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专委会主办的2017年上海国际口腔修复大会暨“口腔种植修复新理念与新技术”国家级继续教育班在上海浦东世博展览馆成功举办。

  本次大会邀请国内外多位知名专家授课,包括香港大学牙学院Dr.Nikos Matthews,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牙医学院Dr.Limor Avila-Arber,意大利都灵“SedesSapientae”医院种植科主任Dr.DanieleCardaropoil,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刘洪臣教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周永胜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于海洋教授,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黄翠教授,上海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刘伟才主任,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刘峰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蒋欣泉教授。

  专家学者们在本次上海国际口腔修复大会上带来了精彩的演讲。Dr.Nikos Matthews通过实际临床病例,逐步制定将种植体植入美学区域时所需的主要临床决策,建立了新型的治疗策略。Dr.Limor Avila-Arber探讨了神经生理学因素在咬合重建、种植修复中的重要性,提醒医师注重这一因素,进而从神经生理学机制考虑,改善种植修复效果。

  Dr.DanieleCardaropoil认为与骨组织位点保留相似,软组织形态的保留对于种植修复来说一样重要,在种植体植入后行即刻临时冠修复有利于软组织形态的保留。

  刘洪臣教授首先明确了何为咬合(occlusion),接着幽默地讲述多个病例,使得学员们深刻体会多种因素可导致颌位关系的改变,规范化的调HE是咬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永胜教授通过精美的固定和种植修复病例展示,体现了数字化应用的精准、个性化、高效率、高患者参与度等显著优点,此外还介绍了关于可摘修复的数字化应用研究。于海洋教授从收集数据、制定计划、临床操作三方面系统详细地讲述了前牙美学区种植的设计,特别提示了种植体植入的三维位置操作要点,使学员们受益匪浅。黄翠教授在“见微知著,全瓷粘结修复的成功要素”的演讲中表示,粘结固位方式降低了临床医生牙体预备的难度,是现代美学修复与微创修复的桥梁与基础,包括人、机、料、法、环等5因素会影响口腔粘接修复的效果。刘伟才主任探讨了近年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的应用并提出利用面部轮廓、口腔扫描建立的虚拟模型及CBCT进行修复体的精确制备,刘峰主任为大家介绍了垂直型牙体预备,并举例说明垂直型牙体预备的适应症及制备方案,为学员提供了新的备牙方案。

  在随后的继续教育班,蒋欣泉教授与学员们分享了近年来口腔颌面骨组织再生与牙种植表面改性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胥春主任医师及黄慧、黄庆丰副主任医师也分别根据牙列、牙体的美学特征特别介绍了美学修复的新理念。在实操班培训中,黄庆丰副主任医师为学员们详细演示了前牙种植穿龈轮廓成形和转移的技巧。

  本次上海国际口腔修复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三百多名医师参加,会场座无虚席。口腔修复科主任蒋欣泉教授表示,科室将继续办好每年的“国际口腔修复大会”,进一步加强学科的辐射能力和影响力、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