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新华国际外科论坛关注新方法新技术
2015-11-24 浏览( 来源:新华医院 
 撰稿:
 摄影:

  11月20日至22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主办,上海市医师学会外科医师分会等协办的第六届新华国际外科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论坛邀请了赵玉沛、巴德年、黎介寿、刘允怡、王学浩等5位外科界院士以及来自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0余位外科界顶级专家出席。来自全国各地100余家医院的1200余名普外科同道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开幕仪式于11月21日上午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范先群专程发来贺信,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蔡威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陈红专教授出席开幕式。赵玉沛院士以及新华医院院长孙锟分别致辞,巴德年院士、黎介寿院士和王学浩院士分别作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型医院的使命和作用》、《快速康复外科的十年发展》以及《当代肝移植的现状及未来》的专题报告。

  本次论坛坚持以新理论、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疗效为主要交流内容的办会特色,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外科学专家,共同探讨21世纪外科学发展的进展和趋势。通过大会交流、专题报告和手术视频演示等多种形式,就普通外科各亚专业领域临床应用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进展包括快速康复外科、内分泌外科、微创外科、ALPPS、肝门部胆管癌的淋巴清扫范围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和广泛的交流。

  据大会主席、新华医院普外科主任刘颖斌教授介绍,随着疾病谱的改变,肝癌、胆囊癌、胰腺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近年有明显的增高趋势,且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群预期寿命的疾患。对于肝、胆、胰恶性肿瘤的诊治,应更注重于多学科联合诊疗、规范化手术的治疗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临床应用。专家呼吁,对于肝、胆、胰恶性肿瘤的诊治,应当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比如每年体检可检查血液肿瘤指标例如AFP、CEA、CA199等,并且做肝胆胰B超检查就可以筛查出一些无症状的早期肿瘤,患者往往因为及时治疗而获得良好的预后。

  刘颖斌指出,现代普外科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于肿瘤的治疗将有更多的手段来获得良好的预后。积极倡导快速康复和微创的手术理念,减少创伤,缩短住院过程,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肿瘤的个体化、规范化、精准化、微创化的外科治疗,是今后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