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岭课题组最新研究工作获第52届ASH大会报告资格
2010-10-14 浏览( 来源:基础医学院 
 撰稿:蒋益
 摄影:

基础医学院 刘俊岭研究员领导的血栓止血课题组研究工作“血小板P2Y12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作用的研究”获得世界最大的血液学专业学会-美国血液学年会(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ASH))第52届年会大会报告(Oral Presentation)资格,并且该工作的主要完成人李定博士还获得500美元的旅行奖励。今年美国血液学年会将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举行。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复杂的慢性炎症过程,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血小板在此病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血小板通过活化释放颗粒内的多种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持续增长和不稳定斑块的形成。通过早期的一系列血小板活化分子机制研究,课题组研究人员发现血小板颗粒释放受调于血小板表面ADP受体P2Y12介导的信号。但血小板P2Y12受体是否参与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目前尚缺乏足够的证据。在本项研究中,课题组研究人员利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结合P2Y12基因敲除小鼠,系统研究了血小板P2Y12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作用。通过大量的免疫组化研究和生物化学分析研究,发现P2Y12基因敲除能够明显延缓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并发现血小板P2Y12受体通过调节血小板P -选择素表达和血小板来源趋化因子释放,调节单核细胞的浸润和迁移,从而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血小板P2Y12受体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血栓药物氯吡格雷的作用靶点,因此本研究成果有助于扩展该药物应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形成。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