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方超课题组发表Adv Funct Mater封面论文报道基于巨噬细胞的肿瘤靶向递药新技术
2023-02-28 浏览( 来源:基础医学院 
 撰稿:
 摄影: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方超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Adv Funct Mater在线发表了题为“Metal-Coordinated Adsorption of Nanoparticles to Macrophages for Targeted Cancer Therapy”研究论文。该研究创建了一种简易、高效的胞外粘附纳米粒的巨噬细胞递药系统,为基于活细胞的高效递药系统的研发提供了新的平台技术。研究工作将作为Front Cover论文正式发表。

近年来,基于活细胞的药物递送系统吸引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和高度关注。与人工合成的药物载体相比,活细胞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T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还能响应病灶部位释放的信号分子,实现靶向药物递送和治疗。目前,活细胞递送系统的发展仍受到药物和载体细胞相互不利影响的限制。如何在不影响载体细胞功能的情况下荷载药物是活细胞递送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利用免疫细胞的吞噬作用摄取载药纳米粒是常见的载药方法。然而,药物在细胞内提前释放会影响载体细胞的活性和趋化能力。此外,载体细胞通常也难以将细胞内的药物释放出来,有时甚至会在溶酶体等细胞器中将药物灭活,限制疗效。相比而言,将载药纳米粒附着在细胞的表面,既可减少对载体细胞的损伤,也便于药物在病灶部位的高效释放。现有的用于胞外载药的化学键合、物理粘附或者配体-受体识别的方法常涉及较为复杂的化学和工程学操作,亟需开发简易、高效的细胞外载药新技术。

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利用二价金属离子(Cu2+、Mn2+、Co2+、Zn2+等)与多酚(单宁酸)的配位作用建立了一种基于巨噬细胞(Mφ)的胞外附着阿霉素纳米粒(DOX-NP)的活细胞递送系统(DOX-NP@Mφ)。根据荧光信号统计,超过90%的活细胞相关的纳米粒子被吸附在胞外。该方法很好地保持了巨噬细胞的活性和肿瘤靶向趋化性,进一步利用铁离子(Fe3+)-多酚网络的光热作用触发DOX-NP从载体细胞上解离,增强抗肿瘤疗效。该方法简易、高效,冰浴条件下2分钟即可实现胞外载药的递药系统搭建,这一技术亦可用于灵活“订制”满足其他疾病治疗需求的基于活细胞载体的药物递送系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生朱茂华、硕士生朱欣迪(现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临床药师)为本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方超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陈红专教授、美国University at Buffalo(SUNY)Jonathan F. Lovell教授给予了重要支持和帮助。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的资助。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