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 Science | 全球健康学院环境健康与生态安全系殷堃团队发表综述:基于CRISPR/Cas技术的微流控系统应用于传染性疾病分子诊断
2022-10-22 浏览( 来源:全球健康学院 
 撰稿:解艺
 摄影:

近年来,新冠、猴痘等传染性疾病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生活。基于核酸的分子扩增检测常用作传染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CRISPR/Cas系统作为原核生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也是大多数细菌及古细菌中抵御病毒入侵的一种获得性免疫方式。自2012年以来,科研人员常用CRISPR技术对生物的DNA序列进行敲除、突变、替换或添加。CRISPR用于基因编辑具有成本低廉、构建简单、操作方便、适用广泛等特点,因此,研究人员称之为“基因魔剪”。CRISPR精准、特异识别序列的能力已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自2017年以来,CRISPR技术在分子诊断领域迅速崛起,并具有快速、准确、经济、设备依赖性低的优势。微流控技术结合CRISPR/Cas分子检测方法以其快速、高效、准确的特点,在传染性疾病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 全球健康学院环境健康与生态安全系硕士研究生解艺等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发表了“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Based Microfluidic System in Infectious Diseases Diagnosis: Current Status,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的综述性文章,对于CRISPR/Cas技术结合微流控系统应用于传染性疾病分子诊断的近期成果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归纳,并提出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主要挑战以及未来展望。

本文综述了基于CRISPR/Cas技术的微流控系统在传染病诊断中的最新进展,概述了传统型和易结合便携式合样品预处理方法以及各种CRISPR/Cas系统在生物传感中的机制和应用,并介绍了基于CRISPR/Cas技术的微流控系统应用于传染病分子诊断的最新进展,包括纸基微流控、数字微流控、可穿戴微流控等。最后,本文提炼出该领域目前存在的未解决的关键挑战,包括如何提高检测灵敏度、实现多重检测与高通量筛选、研发独立便携式检测平台、实现实时监测、进行疾病预警等,并提出未来分子诊断的可能结合方向,为实现全球性传染病大流行的有效防治和即时预警提出解决策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硕士研究生解艺和硕士研究生李慧敏为共同第一作者,全球健康学院殷堃研究员、修乐山助理研究员和郭晓奎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学院快讯

  学指委教工党支部开展“八项规定”专题学…
  医学院6名妇女代表参加“文化思南”妇女…
  基础医学院开展 “双百年领航·七秩华章载…
  赵文华副书记与硕士第三党支部结对共话新…
  海南国际医学中心与附属瑞金海南医院深化…

科研动态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

菁菁校园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2023级临八二班赴罗氏制药上海研发中心参…
  2023级临床八年制六大班班导师活动“医路…
  袁逖飞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脑功能调控》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文汇报】全国首个!上海交大医学院重磅…
  【新华社】全国首个医工交叉“MD+PhD”双…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