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王昊课题组揭示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过程转录后调节新机制
2021-09-17 浏览( 来源:基础医学院 
 撰稿:
 摄影: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18-021-00865-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渐进性、多因素驱动的复杂神经退行性疾病,揭示AD早期病理生理变化的关键动因和分子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王昊教授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陈红专教授联合团队在Nature旗下学术期刊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在线发表题为“Circular RNA Cwc27 contributes to Alzheimer’s disease pathogenesis by repressing Pur-α activ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从AD脑库和AD模型小鼠脑中发现环状RNA分子circCwc27高表达,机制研究证实circCwc27通过与DNA/RNA结合蛋白Pur-α结合将其滞留于细胞质中,阻碍Pur-α入核与下游AD相关基因启动子结合,从而促进APP转录并抑制学习记忆相关基因转录。在AD模型小鼠脑内干扰circCwc27表达可缓解Aβ蛋白相关AD病理,减少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因子释放以及突触功能损伤,改善学习记忆功能。

全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acel.13454

针对AD病理过程转录后调节机制的研究,团队另一项研究工作也于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Aging Cell,题目为microRNA-425 loss mediates amyloid plaque microenvironment heterogeneity and promotes neurodegenerative pathologies。该研究提出AD脑中Aβ蛋白沉积相关微环境(APAM)概念,并发现APAM中显著下调的小RNA分子miR-425。miR-425敲减小鼠脑内呈现显著的APAM改变,促进神经退行性病变发生和认知功能障碍。相反,上调脑内miR-425含量,可显著缓解AD模型小鼠脑内Aβ蛋白相关病理和神经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发生和突触功能恢复,改善学习记忆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APP和PTEN是miR-425的关键靶基因。

上述研究从转录组水平为深入理解AD发病机制、发掘非编码RNA成为潜在AD早期识别标志物及疾病修饰治疗靶点提供科学依据。基础医学院宋成寰博士、张永芳副研究员为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杂志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王昊教授和陈红专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基础医学院胡勇博博士、张永芳副研究员以及附属瑞金医院任汝静副主任医师为Aging Cell杂志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附属瑞金医院王刚教授及王昊教授和陈红专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基础医学院邱瑜教授、高小玲研究员,以及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王涛教授的帮助和支持。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的资助。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