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国妇幼团队发表论文探讨新冠疫情下孕妇围产期抑郁的发生风险
2020-05-13 浏览( 来源: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撰稿:
 摄影:

自疫情发生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备受关注。对病毒母婴传播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孕妇对自身及宝宝的担忧,进而可能会增加其抑郁、焦虑症状的发生风险。5月11日,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黄荷凤院士团队在美国妇产科学杂志(AJOG)在线发表研究成果,评估了疫情下孕晚期孕妇抑郁及焦虑症状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证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存在人传人的现象。这一消息的发布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公众恐慌。黄荷凤院士团队前期在全国10个省市25家医院开展了一项多中心临床队列研究,通过信息采集电子系统,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围产期抑郁进行筛查。这一平台的建立为探索疫情前后孕妇心理健康的变化提供了提供了绝佳的机会。研究团队对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9日入组的4124名孕妇进行了分析,发现官方宣布“新冠病毒人传人”后,孕妇的抑郁及焦虑风险均有所上升,其中以中度抑郁的比例增加显著。抑郁症状的发病率与每日报道的新确诊感染人数、可疑人数及死亡人数显著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传人”被证实后,有自我伤害想法的孕妇比例显著升高。以上结果提示我们,在紧急公共卫生事件下不仅要关注公众的身体健康,也要关注其心理健康。虽然国家已于2020年1月27日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但其中尚缺乏针对孕产妇这一高危人群的详细心理指导。团队据此于2月27日在医院微信公众号发表了《送给孕产妇的心理辅导小处方》,对孕产妇提供有效及时的心理支持。

后续团队将继续开展疫情下围产期抑郁的干预研究,探讨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下保障孕产妇身心健康的临床指南,以促进我国危机事件应对体系的完善。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新生代表座谈会…
  学指委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学生工作第三季…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