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医学研究院左小磊课题组在框架核酸高灵敏捕获循环肿瘤细胞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19-11-14 浏览( 来源:仁济医院 
 撰稿:左小磊
 摄影:

循环肿瘤细胞的捕获、分离与分析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并且为肿瘤早期检测、分子分型和抗癌药物设计等提供了新的可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左小磊研究员、南京大学马余强教授等合作提出了一种框架核酸拓扑结构诱导的细胞膜表面抗原重排,成功实现了循环肿瘤细胞的高灵敏捕获与检测。该研究工作以“DNA framework-programmed cell capture via topology-engineered receptor-ligand interactions”为题,于11月6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杂志(影响因子14.69)。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博士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激励计划获得者李敏为第一作者。

以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为代表的液体活检在肿瘤早期诊断、肿瘤分子分型和预后判断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常规的循环肿瘤细胞捕获方法建立在抗体或核酸适体对肿瘤细胞膜表面抗原的识别,然而这种基于单一结合作用的分子识别模式(1:1)通常导致较低的捕获效率。针对这一关键问题,李敏等在左小磊研究员的指导下,采用自组装框架核酸来合成具有特定结构的拓扑适配体,将循环肿瘤细胞的识别模式由单一结合作用(1:1)提升至拓扑结构诱导的多价结合作用(n:n),该方法具有可编程设计的优点。这一新策略一方面实现了基于框架核酸的拓扑适配体制备;另一方面显著提高核酸适配体与细胞膜抗原的结合能力以及循环肿瘤细胞的捕获效率。这种框架核酸诱导的拓扑适配体不仅结构精确、可控、稳定,而且能大批量制造,为研究循环肿瘤细胞的捕获、分子分型等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