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自主研发国产离心泵
2019-06-03 浏览( 来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撰稿:姜蓉
 摄影:

日前,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自主成功研发国产离心泵,将大幅降低长期以来对进口设备的依赖性,并降低购置成本。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是国内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量最大的儿童医疗机构,在每年开展3000余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基础上,对于极危重患儿,术后心肺功能不能维持生命的患儿,以及心跳骤停需要抢救的患儿,开展机械辅助循环技术,主要是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ECMO作为现代最先进的生命支持技术,在儿科,特别是婴幼儿,由于患者本身耐受性差,并发症多,ECMO管理难度高,国内能够较大规模开展的机构较少。据悉,目前儿中心累计开展儿童先心病术后ECMO辅助超过100例,其中80%为婴幼儿,最小的成功病例年龄仅为出生后6小时,体重仅为2.3公斤,总体成功率达48%,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ECMO技术主要依靠的设备为血泵。国际上使用的血泵主要分两种——容积式血泵和叶片式血泵。离心泵属于叶片式血泵,也是体外循环中适用范围最广的泵型,其安全性高,能有效降低气体进入体内的可能性从而减少血液破坏程度。它不仅适合心脏手术中的心肺转流,也适合持续时间达数天或数周的短期机械辅助循环,包括体外膜肺氧合(ECMO)和心室辅助(VAD)。

在国内开展心脏外科手术的各大医院中,离心泵常规用于大体重患者的常规心肺流转,也是国内所有医院开展ECMO的必需泵型。目前,所有在国内使用的离心泵都是进口产品。2009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成立国产离心泵研发小组,由体外循环科王伟主任牵头,在十年的研发过程中,组建了由不同专业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利用3D打印、计算机模拟等先进技术,结合单支点支撑、磁力悬浮等传统优势,并借鉴国外先进设计理念,克服动力、磁力耦合、电机温升、材料选用等诸多困难,成功设计出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电磁一体化的离心泵,也是目前为止国内首个成套的心脏术中和危重疾病机械辅助均可适用的离心泵设备。

截至发稿,该研究小组已经完整组装能够满足临床要求的实验室样机,专利已完成市场转让,正在进一步临床试验和调试中。该设备的正式投产,将打破对进口设备的依赖,降低至少30%购置费用,改善救治效果。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