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胚胎源性疾病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
2019-03-11 浏览( 来源: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撰稿:丁国莲 邹可欣
 摄影:

 

3月8日下午,以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作为依托单位的“上海市胚胎源性疾病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该院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学术委员会成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贺林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张永莲院士、北京大学乔杰院士、浙江大学管敏鑫教授、浙江大学盛建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张军教授、复旦大学黄国英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研究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江帆、上海市科委研发基地建设与管理处业务主管周婧、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科研副院长林羿、科教科负责人吴琰婷、中心实验室主任赖东梅、副主任刘欣梅等各有关部门和院系领导莅临会议指导。重点实验室主任黄荷凤院士、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丁国莲,重点实验室学术骨干徐晨明研究员、赵欣之研究员、范建霞主任医师、张健主任医师、许泓主任医师、周玉传副研究员等四十余人参会。

会议由林羿主持。重点实验室主任黄荷凤院士致欢迎词。医学院副院长江帆发表讲话,充分肯定了实验室的重要地位和已取得的各项成果,并重点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实验室建设和发展方面的政策支持,将全力协助实验室在科研与临床上有所突破及有所创新,为实验室的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切实提升妇幼健康水平,起到积极稳定的支撑作用。市科委基地处周婧发表讲话,介绍了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及建设目标,希望胚胎源性疾病重点实验室能够扩大开放共享、加强合作交流,引领区域化优势学科领域的发展,以五个“力”为基石,助力上海医学科研事业的持续发展。会上由江帆向学术委员会成员颁发聘书。

黄荷凤院士做了重点实验室(2018.11-2019.03)工作报告,围绕“疾病发生的配子/胚胎起源性研究、疾病发生的胎儿起源性研究、胚胎源性疾病的遗传基础及防控研究”三大方向,从科学研究、临床转化、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组织管理、制度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及成果进行了详细汇报,并提出了实验室中长期工作和发展目标。

学术委员会听取了实验室的工作汇报,经过认真讨论和质询,充分肯定了实验室立项建设后所取得的成绩,认为胚胎源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将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并有鲜明的优势和特色。同时,对实验室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与建议,希望可以加强临床研究设计,发挥医院学科优势,既覆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全程,又能聚焦到具体疾病,挖掘新的致病基因,深入进行机制研究,并利用新技术结合临床病例,加强转化研究。

重点实验室年度学委会是实验室建设分享和获取经验与信息的重要平台,对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次会议是上海市胚胎源性疾病重点实验室的首次学术委员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实验室主任黄荷凤院士对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表示衷心感谢,并承诺将呼吁各有关方面尽快落实相关,推动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实验室将秉承协同创新、开放合作的建设理念,为重大疾病的源头防控、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有效防治重大疾病的国家战略需求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取得一批既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又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实际推广应用价值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一支起点高、实力强、富有活力的创新研究队伍,在我国胚胎源性疾病研究领域中起到开拓和引领作用。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