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首例儿童器官捐献在附属仁济医院实现
2013-11-22 浏览( 来源:仁济医院 
 撰稿:仁宣
 摄影:

  11月16日,上海市首例儿童器官捐献在仁济医院实现。年仅六个月大的患儿小乐在被确诊为脑死亡后,其家属无偿捐献了他的肝脏和两个肾脏,分别挽救了一名先天性胆道闭锁儿童和一名肾功能衰竭患儿的生命,也让两个被病魔阴霾所笼罩的家庭重新燃起了生活的美好希望。

  今年10月的一天,随父母从外地来沪、仅六个月大的男孩小乐因为一次意外窒息,被送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行抢救。当送到医院急诊室时,他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虽经积极抢救恢复了心跳,但却只能通过呼吸机和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着呼吸和循环功能。就这样,2周过去了,小乐始终没有自主呼吸,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脑电图监测未见明显的脑电活动,已经处于脑死亡的状态。小乐的父母在得知孩子已经脑死亡时悲痛万分,但很快他们又做出了一个令人感动的决定:无偿捐献孩子体内所有可以利用的器官,去拯救那些苦苦等待器官需要接受器官移植手术的重病患儿。在他们看来,这是让孩子的生命以得到延续的另一种方式,也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为了实现患儿家长的这一心愿,儿童医学中心PICU的医生联系到上海仁济医院器官捐献组织(OPO)的协调员,并与协调员一起就器官捐献的流程和理念对孩子的家长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经过慎重考虑后,小乐的家长在《上海市器官捐献知情同意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姓名。随后,仁济医院OPO迅速启动了器官捐献的相关流程,经过院内和院外专家间隔12个小时的两次评估和会诊,小乐的脑死亡诊断明确,可以实现捐献。

  小乐被平稳地转运至仁济医院手术室,医务人员为他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缅怀默哀仪式,并让小乐的父母家人与他进行了最后的告别。20分钟后,小乐的肝脏和肾脏被完整的取出,放置于预先准备好的保存液和冰箱中。经过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分配系统的统一分配,获取的肝脏被分配给一位1周岁的胆道闭锁患儿,获取的肾脏被分配给一位3周岁的肾功能衰竭患儿。最终得到器官的患儿当天即成功地接受了肝脏和肾脏移植手术,他们的生命得到了延续。在整个捐献过程中,由上海市卫计委、红十字会及上海市器官捐献办公室成员组成的第三方小组全程进行了监督,确保了捐献流程的公平、公正、透明、有效。

  从家长决定捐献器官到完成器官移植手术,整个过程花了不到30个小时。小乐的家长实现了自己的心愿,让孩子的肝脏和肾脏获得新生,也拯救了两名重病患儿的生命,从而让两个家庭获得了新的希望,这是生命的延续和重生的完美交接。

  据悉,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无绝对年龄限制,主要视捐献器官及组织的可用性而定。我国每年约有30万器官衰竭患者,但每年只有大约1万患者成功接受移植手术,器官供需矛盾突出。开展器官捐献是挽救他人生命的崇高行为,期待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