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吐血了,救命啊!”
10月30日凌晨,一声惊叫打破了儿外科病房的宁静。正在值班的医护人员闻声立即奔至病房。然而,倒在地上的不是患儿,而是患儿的父亲。
原来这位患儿及其父母来自安徽。孩子出生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2012年4月来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治疗,手术顺利,孩子康复良好。今年,家长又发现孩子患有腮裂漏,随即又带女儿来到他们信任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外科治疗。在外科医生的精心治疗下,疾病很快治愈,只要在病房再休养两天就能出院。谁知就在出院前一晚,孩子的父亲突发急病,吐血晕倒在地。
晚上23:40,儿外科病房一片宁静,大多数患儿和陪同家长已经入睡。突然,37床患儿的父亲感到不适,当场面色惨白,全身出虚汗,虚弱的身体从陪客椅上慢慢滑倒,旁边地面上有一摊大量咖啡色呕吐物。孩子的妈妈见状万分着急,不知所措。
正在值班的儿外科医生小赵和小彭以及护士们听到叫声立即奔至病房,见状后怀疑是突发上消化道出血,立即实施了抢救。只见护士一边评估患儿父亲的生命体征,另一边小赵医师迅速对患者进行既往史评估,了解该父亲有胃炎、近期黑便病史,考虑患者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早期可能。由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是儿童专科医院,不具备成人抢救的设备和药品,父亲需紧急送至隔壁仁济医院急救。
然而,陪在孩子身边的仅有母亲,来自安徽的母亲对仁济医院非常陌生。为了不耽搁病人抢救,当班彭医师即刻向行政值班汇报备案,请上级值班医师留守病房后,决定亲自冒雨护送患者及家属至仁济医院急诊科。此时护士们已经在准备转运病人的物资,包括简易监护仪、氧气瓶和平板车。
在当班护士和医生的共同努力下,该患病家属在凌晨00点10分左右被送到仁济医院急诊抢救室。仁济医院立即实施了抢救。事后,据患儿妈妈告知,目前孩子父亲的病情基本平稳,在接受输血治疗。非常感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外科医护人员的出手相助。

在当下医患矛盾如此突出的情况下,许多医务人员倍感压力,然而,在面对鲜活生命时,医护人员仍然表现出最本能的反应,那就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抢救病人是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