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附属瑞金医院泌尿外科沈周俊教授团队在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医师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完成了一例智能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的腹膜后淋巴清扫术。据悉,该手术至今我国未见报道。
患者小马16岁,因右侧睾丸巨大肿块,10*10cm大小,质地硬。诊断右睾丸肿瘤而行右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为:“右睾丸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经过术前充分准备后,瑞金医院泌尿外科沈周俊教授团队,采用该院国际先进的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成功地为小马实施了“智能腹腔镜(机器人辅助)下腹膜后淋巴清扫术”,手术约2个小时,清扫了右输尿管内侧,右肾蒂下方,右髂外髂总血管上方,腔静脉、腹主动脉表面脂肪淋巴组织,血管达到“骨骼化”。此次微创手术只在患者腹部打了2个12毫米和3个8毫米的小洞,因此患者术后3天就能下床。目前正接受下一步的放射治疗。值得一提的是,手术保留了患者左侧的射精神经网,以确保患者术后还拥有良好的射精功能。

据介绍,对于胚胎性睾丸肿瘤病人,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常需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传统开放手术时,切口从剑突到耻骨联合,大约35厘米长,传统手术创伤大。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国内外泌尿外科医生逐步开展了腹腔镜下的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然而,普通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操作受到器械灵活度(4个自由度)、放大倍数(3-4倍)、二维平面图像等限制,手术耗时长、切除范围和程度难以保证。
沈周俊教授应用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系统,具有立体(3D)、放大10倍以上、高清的手术视野,7个自由度能360-450度旋转的手术臂。与传统腹腔镜相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继承了一般内窥镜手术的优点,而且操作更加精细,手术视野图像更加清晰,还能减轻术者疲劳,手术安全性更高,从而大大提高了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的效果。
据了解,自2010年以来,沈周俊教授团队已成功开展了130余例智能腹腔镜(机器人辅助)下的手术,覆盖泌尿外科的大部分复杂疾病,其中包括国际上报道体积最大(6~10
cm)压迫腔静脉、肝后巨大嗜铬细胞瘤手术;国内最早进行、最大样本量(现已35例)的机器人辅助嗜铬细胞瘤及复杂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国内最早开展机器人辅助膀胱全切+原位双U回肠代膀胱术;国内患者最高龄(82周岁)机器人辅助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手术;国内首例机器人辅助肾盂肾实质切开肾铸型结石手术;国内首例机器人辅助联合射频技术不阻断肾动脉(零热缺血)的肾脏部分切除术等。一些知名传媒,如中国科技报、新民晚报、上海东方卫视、新浪网等,曾纷纷对附属瑞金医院泌尿外科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完成的一系列创新手术做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