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胸科医院成功抢救危急重症心衰合并肺炎患者
2013-09-17 浏览( 来源:附属胸科医院 
 撰稿:姚君
 摄影:

  病人高烧不退,已经出现多脏器衰竭症状。病床边医院多个科室主任医师聚集联合大会诊,另一边医务人员正在为他接上呼吸机辅助呼吸,病房外家属焦虑万分……这不是电视画面,这是日前附属胸科医院心内科CCU团队抢救71岁高龄、身患急性重症心衰合并肺炎的朱老伯的真实场景。

  不久前,朱老伯因久病不愈的肺部炎症住院,刚开始治疗效果不错,症状明显改善。可之后朱老伯的病情突然急剧恶化,尽管呼吸内科的医生们全力治疗,但效果仍不佳,出现前面危在旦夕的一幕。医务科在获悉此情况后,高度重视,立刻组织了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检验科等多位资深主任医师,进行联合会诊。会诊中,结合多科主任意见,心内科的陈晖、袁方两位主任医师,细心研究了患者住院前后的心电图、心超及检验结果,得出结论:朱老伯因为长期肺炎诱发了急性失代偿性心衰,继而引起多脏器功能衰退。现在的他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

  危急关头,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下,医院开启绿色通道,将患者直接从呼吸内科转入CCU治疗。袁方主任医师带领CCU医护团队运用他们常年积累救治危重心衰患者的经验,及时调整用药与剂量,严密观察,日夜监护。仅4天,朱老伯病情明显好转,成功脱离呼吸机,恢复自主呼吸,高烧也逐步缓解。第一仗打赢了!之后,虽然朱老伯出现体温反复、营养状况下降、情绪浮动不稳等情况,但是CCU团队齐心协力、勇于挑战,终于完成了一次死亡线上的华丽逆袭。

  据介绍,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显著、急骤降低导致的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是严重的急危重症,抢救是否及时与预后密切相关。附属胸科医院心内科CCU团队,常年奋战在心血管危重疾病的诊断及救治一线,成功救治了大量的急性心衰、顽固性心衰患者。在每天与死神抗争中,CCU医护人员们积累了丰富的重症急症心胸患者的救治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无论是救治成功率还是有效率皆保持国内先进水平。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