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仁济医院举行全国胃肠动力—脑肠轴学术研讨会
2013-06-07 浏览( 来源:附属仁济医院 文/袁蕙芸、颜秀娟 
 撰稿:宣传部测试
 摄影:

  6月9日,由附属仁济医院主办、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和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协办的“全国胃肠动力-脑肠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国内胃肠动力专家100余人出席。附属仁济医院院长李卫平到会祝贺;全国胃肠动力学组组长侯晓华教授、上海胃肠动力学组邹多武教授到会讲话。附属仁济医院萧树东教授担任此次大会名誉主席,房静远教授和莫剑忠教授为大会主席,陈胜良主任医师和蓸芝君副主任医师担任执行主席。

  陈胜良和蓸芝君在本次大会上介绍了附属仁济医院在胃肠动力学领域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特别是神经胃肠病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该院将神经递质调控胃肠道功能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上胃肠动力紊乱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此外,如何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提前治疗与干预此类疾病是本次大会学术交流的重点内容,与会专家的共识是:将胃肠动力——脑肠轴的研究推向深入,切实理解此类疾病临床症状与胃肠动力紊乱的病因、基础机制的联系,准确把握症状产生的关键病生环节,才是提高此类疾病诊治水平的前提。

  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发病率高,约占综合医院消化科门诊患者的50-70%,并有逐年升高趋势。这类疾病涵盖面非常广,包括以烧心、反流为典型症状、咽部和呼吸道不适的食管外反流为不典型表现的胃食管返流病;以恶心、上腹痛、烧灼感、饱胀等表现的“慢性胃炎”;还包括以便秘、腹泻以及排气障碍为表现的功能性肠病;甚至还包括食欲不振、口腔异味等多种胃肠道症状的功能性胃肠病。这些疾病的临床特点是病因复杂、药物疗效差、反复发作等。患者常因症状久治不愈而辗转就诊,生活质量下降,深受身心双重折磨。医生也因为此类疾病症状繁杂,且往往难以确定症状背后的关键病理生理学环节,造成处置欠妥,临床实践中存在一定困惑。

  作为全国著名的临床重点专科,附属仁济医院消化专科2012年门诊量高达34万人次,居全国首位,按就诊疾病谱测算,接诊的胃肠动力紊乱疾病患者数量也较多。近年来,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的诊治发展成为该科的优势亚专业之一,在诊治此类疾病中积累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临床思维以及个体化优化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经验,被国内同行认可与推崇,尤其是在非典型和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以及慢性便秘和腹泻等疾病的诊治方面。借助先进的高分辨率胃肠动力检测设备、pH-阻抗联合检测仪器,以及即将开展的相关内镜治疗设备和技术,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将继续不断提高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造福广大患者。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