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肿块溃烂、癌症肺转移……这一系列的变故让年近60的田先生痛苦不已,然而让他几乎绝望的却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由于牵涉部位众多、手术难度太大,没有一家医院可以为他进行手术!所幸在多方求医未果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将其收治入院并成功地为他去除了肿瘤,为开展后续治疗、延长生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7年前查出罹患甲状腺癌后,田先生在当地医院接受了“右甲状腺癌切除术”,然而两年后他发现在颈部右前区出现了一个肿块,并且有持续增大的趋势。因为没有症状,田先生起初并不在意,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肿块逐渐长成了拳头大小,而且原先的手术切口逐渐红肿并出现破溃。今年年初,田先生右手臂突然无法上举,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就医后被告知是颈部肿块所致,并且肿瘤已转移到了肺部,需要立即接受手术治疗,但鉴于手术难度,田先生奔波于多家医院后院方均表示束手无策。然而肿瘤的生长并不因此而停滞,田先生颈部肿块中央的破溃口越来越大,由于无法愈合,伤口看上去一片血肉模糊。而且田先生右手的活动能力愈发受限,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在几乎绝望时,一个曾在六院进修过的医生告诉田先生六院普外科曾治愈过类似病例,于是带着最后一丝希望田先生看了普外科樊友本主任的门诊。
樊主任在为其做了相关检查后基本断定为甲状腺癌术后复发并伴有肺部转移,单凭肉眼就可以观察到田先生的的颈部肿块巨大,从脖根凸出到下巴,而且随着肿块的增大,皮肤不断被撑开后破溃出血,并伴有红肿。CT检查也显示,田先生右侧巨大的甲状腺肿块紧紧吃住了气管、完全包绕了颈总动脉、向上达到下颌,向下蔓延进入了胸腔,向后侵蚀了肩部肌肉和神经。田先生右手臂无法抬起就是由于肿块压迫臂丛神经所致。
虽然田先生的病症表现为颈部肿块,但手术却并非切除肿块那么简单,要切除肿瘤必须先劈开胸骨、切开肋骨,同时在切除肿瘤、做完常规的淋巴清扫后还需要重建血管和皮肤,单一科室无法完成。整个手术的范围、创伤较大、涉及科室众多,细节考虑稍有欠缺便会导致失败,但鉴于医院良好的多科室协作能力,在医务处的协调下,樊主任联系邀请了相关科室的多名专家联合为田先生开展手术。手术开始后,首先由心胸外科的副主任医师杨异劈开胸骨、切开肋骨后,樊主任及伍波医生将约10×12公分大的巨大肿瘤整块移除,做了常规的淋巴结清扫后又将右侧的甲状腺全部切除,并做了左侧甲状腺次全切除以保留其神经和甲状旁腺的功能;切除肿块后的血管缺损则由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赵珺修补,赵主任置入了约6公分长的人工血管并成功地将其连接到了颈动脉两端;鉴于颈部缺损处需要取带肌肉的皮瓣进行修复,整形外科杨松林主任上台取了约26×15公分背阔肌皮瓣带蒂,并在大腿外侧处取用相同区域的皮肤进行了修补。整台手术融合了颈胸颈部联合右侧甲状腺全切除、左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右侧颈部淋巴结清扫、右侧颈总动脉切除、人造血管重建以及背阔肌皮瓣移植术等六个术式,虽然涉及面极广、手术难度巨大,但专家之间配合默契,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而且术后田先生没有出现感染症状,恢复良好。
“我们在治疗中发现,很多患者的病情十分复杂,往往涉及人体的多个部位,单一的学科无法完善治疗,需要多科室协作才能解决,这就对综合性医院各个学科间的协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樊友本主任解释说。甲状腺术后复发率较高,而肿块生长缓慢,容易被患者忽视,一旦出现抬手困难、脑缺血及肿块破溃出血等症状后治愈难度较大。“如果不及时接受手术,那么随着癌肿的进一步扩散,不仅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延长生命更是无从谈起。”六院在多学科协作治疗甲状腺肿瘤方面已逐渐成熟,治愈过多例巨大甲状腺肿患者,手术成功地切除了患者的癌肿、提升了其生活品质,为其后续的放疗及同位素的进一步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