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儿童医院救治罕见食道闭锁患者
2011-06-15 浏览( 来源:附属儿童医院 
 撰稿:应急万虹
 摄影:

日前,附属上海市儿童医院普外科采用国际领先的“体外牵引”技术,成功救治一例长段型食道闭锁的患儿。据悉,此治疗方法目前仅见于国外文献报道,国内尚未见报道。

患儿晨晨(化名),来自于浙江象山,产前B超检查就提示存在“消化道畸形可能”。2011年1月出生当天,其父亲即怀抱着他慕名赶到附属儿童医院求治。经过检查,医生发现晨晨患的是一种严重的消化道畸形——食道闭锁,进一步检查发现病情更为严重和复杂:患儿的食道闭锁为罕见的I型;同时这个出生仅1天的婴儿还伴有心脏和肢体等多个系统畸形。

面对这例罕见病例,普外科主任吕志宝教授当即组织多个科室讨论,并组成由普外科、新生儿科、麻醉科以及影像科参加的医疗小组,全力救治小晨晨。鉴于患儿I型食道闭锁为长段性病变,食管两端相距约5个脊椎椎体的距离,手术难度大,难以行一期吻合术,故专家讨论意见先予急诊进行胃造瘘术姑息治疗,让孩子先存活下来,其后考虑根治手术。经过12周的精心护理和喂养,晨晨体重逐渐增加。2011年4月初,由吕志宝教授和徐伟珏主任医师领衔的手术组,采用经右侧胸膜外入路拟行食管吻合术,手术中医生发现孩子食管两端间隔距离很大,经充分游离食管周围组织后两端仍相距2厘米,无法进行吻合。考虑片刻后,吕志宝教授旋即采用术前拟定的第2套预案:将食道闭锁两端进行体外牵引。经过医护人员精心的护理,一周后,手术组终于成功地为晨晨进行了食管一期无张力吻合。术后孩子恢复良好,经食道造影显示食管两端吻合口通畅,没有狭窄。孩子进食后也没有呕吐现象,2个月来,小孩体重正常增长,目前已痊愈出院。

据吕志宝教授介绍,食道闭锁是新生儿期一种严重的消化道畸形,发病率约1/4000,其中I型尤为罕见,占食道闭锁患儿的6%,手术难度高、术后并发症多。提高食道闭锁患儿的成活率,实际上是全面提高儿外科的医疗救治水平。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