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胸科医院援藏医生全力救助藏族同胞
2024-11-12 浏览( 来源:胸科医院 
 撰稿:
 摄影:

作为2024年上海市“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附属胸科医院胸外科冯键医生于7月28日带着医院党政领导的重托和全院职工的期望踏上援藏征程。刚刚入藏,他与同批援藏医疗队队员默契配合,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成功救治了一名高处坠落患者。

冯键医生(左)正在进行手术

那日中午时分,队员们在驻地食堂一边聊着初上高原的体会,一边吃着午餐。突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冯医生迅速接起了电话,“冯老师,有个严重胸外伤的急诊病人,情况不太好,我们正在大量补液,做术前准备,我们需要您和麻醉老师的帮助!”冯医生和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单宇医生立即丢下餐盘,奔向手术室。同时,通过手机短信,了解到患者已近70岁,于17小时前从高处意外坠落,致呼吸困难,胸部疼痛难忍,影像学检查提示:左右侧均有多发肋骨骨折、右侧胸腔大量积液、右肺不张、心脏左移、左肺下叶不张、左侧中等量胸腔积液、胸椎骨折。

冯键医生为术后患者查房

两位医生赶到手术室,见到患者已然神志淡漠,脸色煞白,心电监护显示:心率145次/分,血压65/40mmHg,氧饱和度测不出来,没有排尿,显然已处于休克状态,需要马上进行胸外科手术。麻醉完全起效后,冯医生先在胸腔镜下探查较严重的右侧胸腔出血,固定右侧肋骨骨折后,再探查左侧胸腔。由于高原地区用血紧张,冯医生制定了使用血液回收的计划。在胸外科洛追医生和郭建兵医生的协助下,冯医生仔细探查着每个解剖结构,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最终发现是右侧膈肌破裂出血致右侧胸腔积血近3000ml,经过缝合膈肌止血后,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最后冯医生从容地固定了右侧肋骨骨折,并进行了左侧胸腔的探查、止血和固定。历经2个多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刚想长舒一口气,他才反应过来,自己反倒有点气短了,赶忙把氧气吸上。“救人的时候,只想着怎么救了,把这茬给忘了。”“以后我们再配合的时候,互相提醒哦。”大家会心地一笑……

冯键医生(右)与患者合影留念

经过三周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恢复良好并顺利出院。患者和家属再三对冯医生及援藏医疗队表示感谢。多年来,在上海援藏医疗队的帮扶下,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急救创伤综合医疗水平已有明显提升,多学科配合,“足不出市”就能开展多种高难度的创伤手术,这得益于“组团式”、“以院包科”、“既输血又造血”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冯键医生表示,能参加援藏工作是十分光荣的,他一定会克服种种困难,用过硬的临床技术和丰富的诊疗经验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竭尽所能为藏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