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完成沪上首例Monarch机器人气管镜技术辅助下的亚肺叶切除术
2024-09-29 浏览( 来源:第一人民医院 
 撰稿:
 摄影:

随着肺癌CT筛查的普及,早期的肺结节越来越容易被发现。在当下实际诊疗中,多使用CT引导下的经皮穿刺对需要手术的病灶进行术前定位。这一方法存在并发症发生率和辐射暴露较高、患者易感不适等不足。9月27日,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医院胸外科在麻醉科和手术室护理组的协助下,于沪上率先应用Monarch机器人气管镜辅助定位,为一位左上肺叶存在病变的患者进行精确病灶定位,并成功开展后续切除手术。这次手术的成功意味着无创完成肺部病变活检及手术定位成为可能。

此次接受手术的患者是一位女性,因发现肺部结节三个月被收治入院。入院后检查发现,这位患者的左上肺有着10mm的磨玻璃结节,疑似高危。

这类结节的定性及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定位并不容易。由于这些结节往往位置很深、形态偏小,或存在亚实性结节的特点。另外,这些结节不会改变脏层胸膜的表面,且受到胸腔镜切口小的限制,难以进行触诊定位。如何尽可能地用微创甚至无创的手段,为这类患者群体完成准确的肺部病变手术定位,一直是学界不断探索的课题。

传统的术前结节定位方法多为CT引导下的经皮穿刺定位,有着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辐射暴露较高、患者易感不适等不足。为此,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范江主任团队决定使用新型的Monarch机器人气管镜为其进行精准、无痛的术前定位。

为了确保手术效果,胸外科团队对病例做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手术路径分析,并邀请在该领域经验丰富的Raed Alnajja教授团队来我院交流指导。

手术当日,麻醉科主任李金宝团队的邹云副主任医师负责为手术保驾护航。胸外科杨富副主任医师在范江教授及Raed Alnajja教授的指导下,操作支气管镜机器人进行定位。在全程可视的辅助下,穿刺针按术前规划的路径经过层级支气管,抵达肺部病变,并注入染料完成精准定位。随后,手术团队经单孔胸腔镜为患者完成了亚肺叶切除手术。

据介绍,支气管镜机器人能通过光学识别、动态电磁导和镜体运动的多模态融合导航,实现经人体自然腔道无创抵达肺深部病灶,在提高肺外周病变诊断能力的基础上做到“无创诊断”。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将在此次成功手术的基础上,继续打造无创、无痛精准定位和无痛活检特色策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应用的深入推广,支气管镜机器人有望在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造福更多患者。

 

学院快讯

  谭蔚泓院士为医学院本科生讲授《分子医学》
  教务处党支部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
  基础医学院举行2024年度青少年科学创新实…
  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周期…
  交大医学院党委召开2024年统战人士第三季…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医学院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医学院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