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九院项目团队在Nature Medicine发表研究论文
2024-08-26 浏览( 来源:第九人民医院 
 撰稿:
 摄影:

头颈部肿瘤主要起源于口腔、咽和喉的黏膜上皮,是2022年全球癌症发病率的第六大原因,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值得注意的是,大约90%的头颈部肿瘤是鳞状细胞癌。在中国,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在2022年约为14万例,在男性癌症患者发病率中排名第六,在整体癌症患者死亡率中排名第七。超过65%的局部晚期HNSCC患者会出现复发或转移(R/M),无法通过手术或放疗治疗,导致预后差,无治疗生存期为6-9个月。PD-1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方案已在国外被证实对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R/M HNSCC)有效。目前国内已获批用于R/M HNSCC的免疫药物均被国外垄断,价格昂贵,极大限制了该疗法在头颈领域的应用。

6月28日,附属九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郭伟教授(共一作者)在Nature Medicine在线发表题为“Finotonlimab with chemotherapy in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head and neck cancer: a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为一项随机、双盲的III期临床研究,评估了Finotonlimab (SCT-I10A)(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1 (PD-1)单克隆抗体)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C5F)一线治疗R/M HNS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在Finotonlimab加化疗组中,中位OS为14.1个月(95%可信区间(CI) 11.1-16.4),而安慰剂加化疗组为10.5个月(95% CI 8.1-11.8)。风险比为0.73 (95% CI 0.57-0.95, P = 0.0165。与单纯化疗相比,Finotonlimumab联合化疗具有显著的OS优势,并且安全性良好,证实了其可作为R/M HNSCC的一线治疗选择,有望打破国外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

该项研究工作由北京协和医学院石远凯教授牵头,附属九院GCP办公室主任原永芳、专职副主任金剑指导,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郭伟教授团队贡献了全国最多入组病例。基于对项目的巨大贡献,郭伟教授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排名第二),主要Sub-I吴云腾医师排名第四。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