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瑞金医院数次抢救心脏骤停患者
2024-05-24 浏览( 来源:瑞金医院 
 撰稿:
 摄影:

  近日,附属瑞金医院嘉定院区收治了一例35岁发热伴乏力1周的男患。患者高热、喘憋进行性加重、呼吸浅快、持续低血压、循环需要依赖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心内科立刻进行造影检查,发现并非心肌梗死。

  然而,患者病情进展很快,病情呈进一步恶化趋势,出现了严重心源性休克和多个器官的功能障碍,在转入重症医学科时突发心跳骤停,医护人员立即给予心肺复苏。管床医生杜航向、张晟、陈一竹查看患者,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检验结果,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情况异常危急,科室主任陈德昌和刘娇教授高度重视,组织科室医护人员评估分析病情,认为VA-ECMO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随即,大家争分夺秒、分工协作、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从决定上ECMO到ECMO成功运转,仅用了30分钟。穿刺置管、管路预冲、调节参数、滴定调整等过程快速有序,团队成员间密切配合,衔接流畅。VA-ECMO顺利运转,然而VA-ECMO在支持的过程中,患者仍然出现数次心跳骤停,虽然被医护人员抢救回来,但依然命悬一线。

  ECMO系统根据血液回输的途径,主要可以分为VV-ECMO和VA-ECMO两种类型。VV-ECMO是从静脉系统引出血液,经过膜肺氧合后再将血液注入到静脉系统中,这种模式主要提供呼吸支持,循环功能依赖于患者自身。而VA-ECMO则是从静脉系统引出血液,经过膜肺氧合后将血液注入到动脉系统中,这种模式主要提供血流动力学支持。

  科室医护团队为了保护患者各系统器官功能,在ECMO、呼吸机、持续血液净化等支持治疗下,制定了一系列精细化的器官保护策略。团队每日实时监测病情变化和ECMO运转情况,建立由床旁超声、脑氧、量化脑电、无创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监测等构成的多器官功能监测系统,每日床边优化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在经历严重心源性休克、心博骤停、肺部感染、气道黏膜出血、南北综合征、MODS等一个又一个难关后,患者的器官功能逐渐得到恢复,生命体征慢慢趋于稳定。

  最终,ECMO治疗7天后成功撤除;第8天成功脱离呼吸机;第9天顺利撤除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生命体征逐步稳定。期间,医护人员制定了集束化康复策略,并不断鼓励患者。12天后,患者病情稳定,转出ICU至心内科继续治疗。

  20天后,患者经过规范化、系统化的治疗愈出院。回家前来到附属瑞金医院北院区重症医学科,对医护人员送上锦旗并表示感谢。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