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儿童医院多学科联合成功切除少女腹腔逾1公斤神经鞘瘤
2024-05-06 浏览( 来源:儿童医院 
 撰稿:
 摄影:

  近日,附属儿童医院通过多学科团体诊治模式,奋战12小时成功为一位15岁少女切除了双侧后腹膜逾1公斤超大的神经鞘瘤。

  茹茹(化名)刚刚学会走路时,家长就发现她走路时老是歪歪扭扭的,还经常出现肚子胀气。10多年前,才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腰骶椎和双侧后腹膜都有肿瘤。父母立刻带着孩子赶到附属儿童医院,先由神经外科切除了椎管内肿瘤,最后病理确诊为很罕见的神经鞘瘤。经过休养,当茹茹转到普外科准备进行腹腔肿瘤切除时,医生发现肿瘤不但很大,血供也异常丰富,手术中仅切除了部分肿瘤,出血就已经达到了数百毫升。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对一个4岁的孩子来说,手术实在过于凶险,医生被迫终止了手术。

  10年过去,茹茹也一天天长大,家长也曾带着孩子去过数家省市级医院就诊,但都因手术风险太大而作罢。甚至有人劝茹茹父母彻底放弃算了,但坚强的父母还是抱着有朝一日医学进步后有再次手术的机会。最近几年来,茹茹父母经常看到附属儿童医院救治复杂儿童实体恶性肿瘤不断取得突破的新闻,加之病友之间的口口相传。抱着最后再试一次的希望,在本月带着孩子又一次来到医院。

  随着检查的深入,医生也被孩子体内巨大的肿瘤震惊了,肿瘤不光把双侧肾脏推移、导致一侧肾积水,而且多段肠管也深深嵌瘤体内而出现了肠梗阻;椎管内的肿瘤也出现了复发。经过医院普外科、血液肿瘤科、放射科、心内科、神经外科、病理科等专家组成的儿童实体瘤多学科专家多次共同会诊,考虑到手术风险太高,决定先经过DSA(经导管动脉栓塞疗法)进入肿瘤的动脉血管,减少肿瘤的供血,再切除腹腔内的肿瘤。

  4月11日上午9时许,心内科介入团队肖婷婷主任和姜逊渭医师从股动脉进行DSA,对供应肿瘤的数支腰动脉进行栓塞,凭借高超技艺封堵了肿瘤动脉血供。随后,由普外科吕志宝教授主刀、刘江斌主任等医生协助,术中发现双侧肿瘤已基本占据的大半个腹腔外,肿瘤周围还有密密麻麻且扭曲的粗大交通静脉。医生不仅要分离出肿瘤,还要极其小心地控制出血;更难的是,手术过程中还要精心保护好肠管、肾脏、输尿管、主动脉、下腔静脉,尤其是从腰骶椎间孔发出的多束神经,这就好比从一堆杂乱的线缆中准确抽出故障的电线,又不能损伤到周边的其他任意一根电线。

  由于单凭肉眼是无法区分神经鞘瘤和和正常的神经的。术前医生就在茹茹下肢和腰臀部安装了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医生凭借高超精准的手术技巧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步步为营”向肿瘤发起一波又一波强攻。经过12个多小时的艰苦努力,直至接近晚上11点,手术终于顺利结束,医生一共从茹茹体内切除了重达1.185公斤的肿瘤。当肿瘤被取出的一刹那,整个手术室内的所有医护人员,都不由自主发出了一阵惊叹。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