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新华医院用新技术造福顽固性输尿管狭窄患者
2023-05-08 浏览( 来源:新华医院 
 撰稿:
 摄影:

近日,吴女士来到附属新华医院泌尿外科崔心刚主任门诊复诊。此前,吴女士被诊断罹患妇科肿瘤,因盆腔手术史、肿瘤复发、放疗导致右侧顽固性输尿管狭窄,患侧肾脏积水,肾功能受损。

为了保住这颗肾脏,医生在患侧输尿管内置入一根输尿管支架管,以达到通畅引流的目的。吴女士对这根塑料管子可谓是“又爱又恨”:置管内引流操作简单,避免了肾穿刺造瘘“挂引流袋”和开放手术的创伤,让她能够维持较高的生活质量。但是另一方面,输尿管支架需要定期更换,每隔三个月到半年,她就需要到门诊复诊并预约住院更换支架。同时,反复的血尿、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刺激症状和输尿管返流引起的腰酸腰胀等输尿管支架相关症状也在一直折磨着她。

崔心刚主任在比较历次检查后发现,吴女士的这颗肾脏在逐渐萎缩。因为普通输尿管支架的确可以保护肾脏,但长期置入支架后膀胱输尿管返流,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同时输尿管不是单纯的尿液排泄通道,它有蠕动功能,通过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将尿液泵入膀胱,长期置入支架会对蠕动功能造成影响,输尿管“通而不畅”。而不巧的是,吴女士的肿瘤进展和放射治疗对狭窄段的压迫越来越厉害,传统双J管放置后的输尿管通畅度也逐日下降,引流效果越来越差。

针对吴女士这种情况,崔心刚主任在和泌尿外科结石亚专业组曹建伟主任讨论后决定应用新型覆膜支架解决吴女士的顽疾。相较于传统支架从膀胱到肾脏的输尿管全长置入,新型支架只覆盖狭窄段输尿管,在保证引流的情况下对正常的输尿管和膀胱的影响小,而且覆膜支架口径粗,抗压性强,并且可以长期置入,部分患者可以置入达三年以上。

吴女士欣然接受这个方案。经过充分准备后,曹建伟主任为吴女士实施了新型覆膜支架置入术,手术顺利,术后吴女士的不适症状改善。复查发现支架位置良好,术后2天,吴女士便出院了。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