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九院乔洁/宋怀东团队发现原基侏儒症和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新致病基因
2023-02-10 浏览( 来源:第九人民医院 
 撰稿:朱文娇
 摄影:

近日,附属九院乔洁团队和宋怀东团队在《临床和转化医学》(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发表了题为《SMC5基因框内缺失突变导致原基性侏儒症、染色体不稳定和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在严重胰岛素抵抗合并侏儒症病例中发现染色体结构维持蛋白5(SMC5)框内纯合缺失突变;通过体内外实验证实SMC5缺陷通过影响细胞增殖和脂肪细胞分化阻滞胚胎发育,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血糖升高,从而确认了SMC5是小头畸形型原基性侏儒症(MPD)合并特殊类型糖尿病新的致病基因。

小头畸形型原基性侏儒症(Microcephalic primordial dwarfism, MPD)是一组罕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可与胰岛素抵抗状态同时发生。致病基因已被确定参与中心体功能障碍、DNA损伤修复受损或基因组不稳定。染色体结构维持蛋白复合体(SMC)包括粘结蛋白复合体、凝结蛋白复合体和SMC5/6复合体,染色体结构维持蛋白5(SMC5)属于SMC5/6复合体的核心蛋白之一,这类复合体可以形成特殊的环状结构,在细胞分裂中将姐妹染色单体聚拢,并帮助断裂的DNA进行损伤修复,这对人类细胞的有丝分裂生长至关重要。

目前,针对SMC5/6复合体功能所知较少,仍缺乏功能命名,学术界将其称之为“神秘复合体”,也罕有人类疾病表型的报道。在对来自于近亲结婚家系的侏儒症患者查房时,乔洁发现该患者身高1.34m,颈部,肘窝等部位存在严重的黑棘皮症表现;通过糖耐量试验发现此患者存在糖尿病,伴有严重胰岛素抵抗。对该患者病因的详细追踪时,分子诊断科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发现并验证了患者存在SMC5/6复合体的核心蛋白SMC5基因框内纯合缺失突变。

研究小组在来源于患者的细胞中发现,患者细胞增殖减慢,存在复制应激,且胞核形态异常,核膜不光滑。通过斑马鱼模型发现,SMC5敲除导致斑马鱼出现小头畸形、体长变短,3个月的成鱼出现糖代谢异常。对胚胎期斑马鱼进行RNA-seq分析后,发现敲除SMC5激活了细胞的凋亡信号。进一步在小鼠模型研究发现,该突变导致小鼠生存率显著降低,仅存的纯合子小鼠出现严重的生长迟缓以及脂肪含量减少。在3T3-L1细胞中,下调SMC5导致细胞DNA损伤修复缺陷,阻滞了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的早期关键阶段,即有丝分裂克隆扩增,影响了脂肪细胞分化。

因此,该研究首次发现染色体结构维持蛋白5(SMC5)是小头畸形型原基性侏儒症(MPD)以及特殊类型糖尿病新的致病基因,而且阐释了一个相关通路影响胚胎发育和脂肪分化,从而影响糖代谢,将原始的DNA损伤修复过程和代谢联系起来。本研究的发现,有助于深入了解SMC5/6复合体在真核细胞的功能,从而排查发育异常和矮小症疾病的新病因,并探索发现这类与脂肪萎缩有关疾病的分子靶点。

该研究由附属九院博士朱文娇、硕士施缘萍、张昌润和彭雅洁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附属九院乔洁和宋怀东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