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新华医院治愈31周孕妈妈室性早搏
2021-12-21 浏览( 来源:新华医院 
 撰稿:
 摄影:

半个月前,已经到孕晚期的年轻孕妈妈小文(化名)持续出现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到附属新华医院产科就诊后,心电图检查显示是室性早搏惹的祸。附属新华医院产科熊瑛主任为小文完善相关检查后,发现小文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竟然存在5万多个室性早搏。在小文家属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专家选择为小文静脉注入利多卡因来缓解不适症状,但即使在静脉使用利多卡因的前提下,小文的室性早博仍是未见明显好转。于是,附属新华医院产科请求心内科进行院内会诊。

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孙健教授系统评估了小文的基本情况,并和产科医生一起评估了小文的病情及预后。为了让孕妇安全妊娠,并考虑到小文室性早搏为右室流出道起源,孙健提出一个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案:进行“绿色消融术”——无线精准射频消融手术。

无线精准射频消融理念是2016年由附属新华医院李毅刚主任在国内率先提出的,是一种绿色安全有效的电生理手术,手术中使用三维工具帮助医护人员和患者免受X射线的危害。在与新华院医生团队和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征得同意后,孙健教授团队针对小文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严密的手术方案。

手术开始后,凭借多年电生理手术经验和娴熟的导管操作技能,孙健从静脉穿刺开始即亲自上阵,使用无线精准术式,将CartoSound三维心腔内超声(ICE)导管经股静脉放入心腔内进行右心室和右室流出道建模,并将三维可视的DECANAV十极标测导管放置于右房内。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的引导下,孙健根据小文心电传导特点,迅速找到引发室早的病灶,诊断其为右室流出道起源室早。接着,使用SmartTouch压力消融导管精准消除病灶,室性早搏即刻消失,消融成功。ICE导管确认,消融后,小文心脏结构功能正常。经过半小时的反复验证和观察,均未能诱发室性早搏,术中术后产科医生一直为患者监测胎心,孕妇和胎儿健康指标均平稳,手术顺利完成,整个过程不到一小时。

在“绿色消融术”的帮助下,小文和腹中胎儿转危为安。手术后3天,小文健康出院,回家待产。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