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同仁医院使用全国第一台输液医废分拣机器人
2021-12-09 浏览( 来源:同仁医院 
 撰稿:
 摄影:

最近前往附属同仁医院挂水的市民会发现,输液室里来了一名“新员工”:一个“白白胖胖”的机器人。这是全国第一台输液医废分拣机器人。

自从这位“大白”坐阵输液室后,就把病人输液后的废弃针、瓶、袋统统一口“吃掉”。因为它的到来,输液室护士小姐姐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她们因此有了更多时间巡视服务病人啦。

自从输液医废分拣机器人上岗以来,护士处理输液医废的工作时间,由原来平均每次30秒大幅缩短至平均每次3秒,不仅避免了护士重复弯腰的处理动作,还从源头本质上降低了输液锐器造成的院感风险。按照日均输液工作量300人次来计算,平均每天可节约工作时间2.25小时,把护士的时间更多地还给患者。

该机器人为创新性研发,具有独创性,目前已申报发明/实用新型专利。附属同仁医院也是全国首家投入使用输液医废自动化处理设备的医院,不但从根本上保护了护士免受职业伤害,正在完善中的处理输液器数量统计、工作状态远程监控和园区内多台联网等信息化设计,也实现了输液医废的全流程闭环化管理。

当下,随着AI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加速推进,一些传统劳动力密集型、重复性医疗服务,出现了“机器代替人工”的趋势。

如何让AI智能更好地服务医护人员,降低医疗岗位的职业风险?附属同仁医院副院长盛慧明介绍,下一步,他们计划在核酸检测实验室里引入机器人。

据介绍,目前核酸样本进入实验室后的采样的流程包括:样本签收、收集、抽提、混样、上机器和结果、分析。前四道工序是固化、机械式均一化的,重复性很强,可以由AI机器人来承担,保证均一性和高通量,保证高质量同时也可以显著减少医护人员接触样本带来的感染风险的机率。

在CT阅片方面,可以用机器人来实现初步的阅读片分类。盛慧明表示,从大数据看,通常有超过30-40%的影像学结果片子属于正常范畴,通过机器人筛选后,可以把有问题的片子筛选出来,在影像科医生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帮助医生专攻疑难病症的读片,这将有助于大幅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这次COVID-19疫情初期,附属同仁医院就通过AI阅片来辅助诊断。

通过深度学习,机器人完全可以博采众长,从大量的临床数据,包括数字、形态和图像信息,被“培训”成为更加客观、聪明和勤奋的医护人员的工作伙伴、助手,在目前医护人手短缺、工作强度大、工作要求高的情况下,确实可以减轻医疗压力,提高病人就医获得感。

 

学院快讯

  医学院“思南健康学堂”进社区楼宇首站活…
  学指委举行辅导员“学分制、模块式”培训…
  公共卫生学院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上海中…
  研究生党员赴龙华烈士陵园开展“传承·清…
  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一行来访上海交通大学…

科研动态

  口腔医学院蒋欣泉团队揭示骨骼发育中破骨…
  基础医学院刘俊岭和徐艳艳团队揭示血小板…
  Adv Mater | 公共卫生学院宋海云研究员合…
  基础医学院方超课题组发表Adv Funct Mate…
  STAR Protocols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教授等…

菁菁校园

  医学院2022级临五三班举行“桃李争妍人间…
  ​医学院闵行本科生团委“缤享春光,趣动…
  “匠·仁:医学史背后的科技力量”第二季…
  医学院第七届本科生TBA篮球赛顺利开幕
  医学院2022级临五四班举行“相约花海·筑…

媒体聚焦

  【上海电视台】世界口腔健康日:牙齿脱臼…
  【新民晚报】交大医学院“久蔚”诊室公益…
  【文汇报】打造“健康大思政”,交大医学…
  【上观新闻】世界口腔健康日|交医附属九…
  【央视网】范先群:近视低龄化问题突出 …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