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九院李慧武团队成功使用首台国产“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完成全膝关节置换术
2020-07-28 浏览( 来源: 
 撰稿:
 摄影:

(通讯员:徐英翟赞京)对于患者而言,尽管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有诸多优势,但相对昂贵的手术费用还不能让患者轻松选用。为打破国际品牌垄断地位,让更多适用患者有可能选用手术机器人辅助医生进行手术,国内的医工科学家们深入开展医工交叉合作,越来越多自主研发项目和产品正在不断问世。

日前,一款全国产化的“鸿鹄”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又名“鸿鹄”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研发成功,并由开发团队主要成员附属九院骨科李慧武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利用“鸿鹄”手术机器人,成功为一位左侧膝关节疼痛多年,活动功能明显受限的69岁女性患者完成了全膝关节置换术。

该机器人所有核心部件实现全国产化,填补了我国在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空白。

李慧武主任介绍,术中“鸿鹄”机器人完美执行了医生的术前规划,高水准的完成了多项手术辅助操作。“鸿鹄”的自动定位截骨,避免了传统手术中采用髓内定位工具可能会对患者髓腔造成一定损伤等问题,很大程度减少了软组织和骨组织的损伤,患者出血少、创伤小,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会更快,感受会更优。

同时,该手术机器人配合独有的内轴型膝关节假体,极大降低了因常规手术技术问题造成关节松动、力线不准、关节脱位等情况的发生率。患者术后X光检查报告显示,机器人辅助截骨能够实现精准力线恢复,患者预后效果良好,证明了该手术机器人相对传统手术具有独特的临床优势。

据了解,李慧武主任医师作为课题负责人申报的“髋膝兼容、安全、高效、微创伤关节手术机器人系统研发”课题于2017年获国家科技部立项,这项课题也是我国第一个国家重点专项支持的关节手术机器人课题。

研发中

历时三年多,李慧武课题组与苏州微创畅行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团队深耕自主创新,终于研发成功——“鸿鹄™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该机器人从机械臂、导航系统、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实现全部国产化,且技术独立,保证了机器人快速迭代,打破了国际品牌的垄断地位,填补了我国在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空白。

往往在于“有梦想,踏实干,打造中国人的第一台关节手术机器人。”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教授在课题立项及课题组与企业开展合作研发之初的期望,如今已是现实。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