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12/x_37c5080799.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12/x_cea5080769.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12/x_8455080730.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12/x_37c5080799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12/x_cea5080769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12/x_8455080730_s.jpg 1 2 3
2018-12-27 浏览( 来源:第一人民医院 
 撰稿:金平 胡杨
 摄影:
 

  “挂号窗口在几楼?”“这个检查在哪里做?”“拿药在什么地方拿?”“洗手间怎么走?”,据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统计,一位在门急诊大厅的导医每天要回答超过2万个类似问题。尽管有着完备的标识系统,但不熟悉医院布局的患者还是会将不少时间耗费在“找地方”和“问流程”上。从挂号、就诊到检查、取药,从上洗手间到找便利店,这种“一步一问”的情况让患者烦恼不已。这一“路盲症”烦恼在近日以来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可以得到缓解。

  2018年,市一医院在全院推行了“让患者再少跑一次”系列改善服务行动,在经过前期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全院上下策划了一系列旨在让患者“少等、少跑、少绕”的服务举措。“智能AR全程导诊系统”就是其中之一,这一系统直接与医院官方微信服务号及HIS系统对接,可在手机上实现院内AR实景智慧导诊,精度精确至1米。系统涵盖1000余条常用医嘱,如化验、B超、CT、取药等,能根据患者就诊信息自动安排最佳就诊流程与路线,同时还配备了寻找厕所、分享实时位置寻人等人性化功能。

  今年64岁的患者袁老伯数年前曾来市一医院就诊,他还记得当时尽管有导医耐心地回答,但是“医技楼4楼”“门诊楼地下室”这些地名还是让他摸不着头脑。这次再度来医院看病,袁老伯做好了兜兜转转的心理准备。不过,这次的事情似乎有些不一样。

  门诊大厅的志愿者向袁老伯推荐了自助机上的一个二维码,扫描后袁老伯的手机进入了市一医院的服务界面。在点击“患者自助”——“智慧导航”后,一个完备的智能导诊服务界面出现在手机屏幕上:挂号、缴费、药房、诊室、病区乃至厕所等各类便民设施都被“搬”到了手机上。

  袁老伯在市一公众号上绑定了自己的医保卡号,于是便能收到挂号成功的推送消息,点击消息框自动打开导航界面,点击“开始导航”,一条从袁老伯当前位置到达门诊挂号处的蓝色路径立刻出现在屏幕上。更妙的是,在选择“实景导航”后,这条蓝色路径出现在了手机摄像头拍摄的即时实景画面上,随着手机移动,路径也随之调整方向,指示袁老伯直走、转弯。挂完号的袁老伯又按着“实景导航”路线规划,很快来到了门诊楼4楼特需门诊7号诊室。

  早在2015年,市一医院就曾为方便患者就医推出手机院内导诊服务,不过当时国内的导航技术在定位时普遍只能精确到5米左右。这一误差在户外无伤大雅,可在布局紧凑的医院,5米的范围内可能有着两三间诊室。

  而本次推出的“智能AR全程导诊系统”不但能精确识别手机位置和方向,定位精度也提升至1米,而这正是大多数诊室入口的门宽。也就是说,“智能AR全程导诊系统”可以将患者精确带领到任何一个诊室门口。此外,得益于先进的最优路径算法,这一系统在面对跨楼层路线时,还会自动选择最合理、快捷的跨楼层方式,楼梯,电梯,连廊多方式可以任意切换,确保患者少走弯路。

  挂完号的袁老伯按“实景导航”第一站路线规划,来到门诊楼4楼特需门诊7号诊室。询问病情后,医生为袁老伯开出了血常规、生化检查、B超、胸部CT、心电图、心超6项检查。

  走出诊室,导诊页面上就出现了袁老伯接下来需要做的6个待检查项目,并罗列了每一个医嘱检查的所在地点和目前执行状态,点击其中的B超检查,一条实景导航路线出现在手机屏幕上。

  据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信息处傅春瑜介绍,这是“智能AR全程导诊系统”又一创新之处,除了单纯的路线导航外,它还将智能导诊服务融入到系统中。患者只需在起始界面输入个人信息绑定就诊卡,系统就能根据当前医嘱项目的状态情况自动计算出最佳就诊流程方案,提示患者先去哪里做什么,并选择最佳路径一步一步指引患者完成整个就诊流程。

  相较传统的室内导航,这一服务以就诊流程为统一入口,直接跨过“去哪儿”的问题并前置为“怎么去”,彻底解决了患者“一步一问”的痛点。据介绍,目前“智能AR全程导诊系统”已囊括了1000余条医嘱,基本能满足绝大部分患者的就诊需求,患者再也不用反复进出诊室询问医生“接下来要去哪里、要做什么”。

  除了导航、导诊服务,“智能AR全程导诊系统”还添加了不少凸显人性化的小功能。例如系统贴心地将所有厕所的位置都标注在导航地图上,患者可以很简单地找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厕所;又如考虑到医院人流密集,陪同患者的家属容易走散,系统设有分享实时位置功能,方便定位寻找自己的家人。除此之外,还有候诊区自动签到、科室定向检索等众多实用的智能服务。一个小小的手机终端,构建了一个精细化、智能化的便民惠民导诊服务体系,在日后它还将成为更多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服务举措的入口与平台。

  对此,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冯运表示,医院上下积极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的“改善医疗服务新三年行动计划”,力求打造医疗领域的上海服务品牌,将在“让患者再少跑一次”的理念与项目框架下,策划、践行更多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的服务举措。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